谈古论今——浅析《礼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3 17:24: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00字)
谈古论今
                                 ————浅析《礼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安徽省宿城一中       李李
如今,语文教学倍受关注,语文课改也是如火如荼,许多新观念新思想蜂拥而出,理念盛行。如何在这众说纷纭中把准语文教学的脉,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想,关键是抓住语文教学的特殊规律并饯行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基本原则。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实实在在的弄清语文教学原则而且要身体力行。
    语文教学原则是语文教学中特有的本质联系,体现着语文教学的固有规律,是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它是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是经验的理论化。没有语文教学实践,就不会有语文教学原则。回顾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它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母语教育史。这部母语教育史里总结的一些教学原则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礼记·学记》为例,其中不乏教学相长、臧息相辅、豫时逊摩、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学原则。虽然这些教学原则在当时是与儒家德教为本的教育思想密切相连的,但是今天结合素质教育我们依然能够从中发现新意。
观念篇:藏息相辅
《学记》曰:“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修和正业指教师在校按时讲的正课,息游和居学指学生课外活动与自习。这里强调课内、课外两种活动必须结合起来。联系当今语文教学,这一原则发展为王松泉先生提出的“课堂语文学习与生活言语实践联系原则”,即语文学习必须尽可能与生活沟通,课堂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言语实践应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一原则是由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决定的。因而“大语文观”不断被提起,课堂、家庭与社会一起进入语文学习的范围。
实现这一教学原则,从教师角度来说,我们不仅要精彩地上好每一堂课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而且要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明确其目的性和计划性。于漪老师在谈到“抓好课外阅读、课外生活,努力开拓学生视野”这一话题时说:“比如教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在介绍作者的时候,我有意识地讲些文章。我说,人家讲郭沫若是才子,写作的速度很快,十几天就能创作一个历史剧本。于是我就介绍了一些历史剧剧本,让他们课后去看。一下课同学们就都跑来借书······当然我是要加强指导的,比如叫学生少看侦探小说,指导他们去读好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