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0字。
《老王》说课稿
谭能研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老王》是钱中书的夫人杨绛的散文代表作,作品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通过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主要是老王更多关照“我”)去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的更多美好的品质。它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
(1)第二单元都是以爱为中心话题的,《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等,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学习和鉴别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2)本文描写人物特征细致,中心与段落的关系很典型,学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应用语文的能力。
(3)本文语言朴实,饱含情感,而且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小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的衔接。
2、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的基础新知。
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 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b、 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3、 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生从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到关爱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情感飞跃。教学难点是理解全文的文眼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4、课时安排: 讲读课文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语汇积累、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把握;
第二课时:a、品味本文语言以及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
b、局部对比学生与杨绛的描述,学习体会作家精彩的写法。
二、 说教法、学法和学情
初中学生对社会底层的生活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本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的教法是: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
2、采用朗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
学法具体如下:
a、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b、 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c、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三、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