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ppt25(3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九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9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6/18 10:30: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3张。课件主要讲解了固体的溶解度、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等知识点。课件制作精美,讲练结合,适合新课教学使用。

教学设计化学溶解度.doc 68.50 KB
课件设计溶解度.ppt 2.49 MB
评测练习溶解度.doc 74.50 KB
  《溶解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标说: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基于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固体、气体溶解度的含义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初步学会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能够利用溶解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和学习数据处理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深刻体会科学探究和控制变量法在化学研究中利用和地位;同时通过对身边常见现象的解释,让学生感觉到化学无处不在,学习化学好处。
  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和我的学生具体情况,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和探究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难点:正确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和学会使用溶解度曲线解决问题。
  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掌握的学习方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
  1、探究式教学
  2、设问启发式教学
  3、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物展示
  采用的学法是:
  1、自主探究式学习
  2、合作学习、当堂自学 、活动展学、 互动评学
  教学设计思路
  明确了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学重难点,在课程标准、多元智力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活动一:课题引入 (3min)
  设问: 1、通过教材【实验9—5】和【实验9—6】,你知道要确定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需要明确哪些条件?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有四个条件。整合条件,过渡新课。
  目的:以设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引入新课。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讨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二:溶解度的含义——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学习(9min)
  1、学生通过引入问题的分析讨论,得出固体溶解度。让学生看教材36页,勾画定义,并讨论其要素和影响条件。
  2、学生探讨溶解度的表述。并分小组合作完成表述的变式训练,展示比拼。
  3、通过资料卡片,处理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目的:1、本活动,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设问,和分组讨论学习,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变式训练,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加深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四个关键词: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液、溶解度单位为克。
  活动三  绘制溶解度曲线——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突出重点(6min)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参照自学提示题
  (处理图片9-11、表9-1,方法导引)
  教师提问:
  1、溶解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2、试着在坐标系中画KNO3、NaCl溶解度曲线。
  目的:
  1、让学生通过比较溶解度的表示方法,认识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和作图法。同时建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列表法绘制溶解度曲线,并将与教材中图9-12对比,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绘制的曲线来查阅有关物质在非测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体验成功的愉悦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图像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感受数学—物理研究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学会利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
  活动四:分析溶解度曲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突破难点(12min)
  问题提示:
  1、 你知道溶解度曲线上“点”意义吗?
  2、你从溶解度曲线能获得那些信息?(处理图片9-12和9-13)
  2、 你知道KNO3、NaCl、Ca(OH)2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吗?
  1、溶解度曲线“点”含义(处理图片9-12和9-13)
  《溶解度》评测练习(含答案)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B.100克水溶解了36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C.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D.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36克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2.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    )
  A.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克
  B.20℃时,100克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7.4克
  C.把7.4克氯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D.7.4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克水里。
  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t℃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面对它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一定是浓溶液
  B.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晶体不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D.在t℃时加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B.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
  D.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量
  5.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食盐达到饱和,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
  A.18         B.18克         C.36        D.36克
  6.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
  7.t℃时,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克,将其全部蒸干,得到b克该溶质,则此固体 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为(    )
  A. 克        B. 克        C. 克       D. 克
  8.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将20克食盐放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0%           B.33.3%            C.36%            D.26.5%
  9.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若再加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