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9900字。
高考作文快速高分秘诀
戢运宏 肖科 曹卫东 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目 录
写在前面的话
一,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纵览
二,高考作文的要求
(一)基础等级
1. 符合题意
2. 符合文体要求
3.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4.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5.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6.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二)发展等级
1. 深刻
2. 丰富
3. 有文采
4. 有创新
三,高考作文的快速秘诀
(一)快速审题
[快速秘诀]
[典型题例]
[能力训练]
(二)快速立意
[立意要求]
[快速秘诀]
[典型题例]
[能力训练]
四,高考作文的高分秘诀
[高分秘诀一]雅题亮眼法
[高分秘诀二]妙起激兴法
[高分秘诀三]奇思出彩法
[高分秘诀四]情采增胜法
五,话题作文的特点及写作
1. 话题作文的特点
2. 话题作文与一般材料作文的区别
3.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一) 明确特点,因“形”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 注重研读,紧扣关键
(三) 注重选择,注重技巧
4. 话题作文的常见失误及对策
六,高考优秀话题作文赏析
1.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 堂吉诃德新传
3. 火星拯救行动
4. 渴望丰富多彩
5.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
6. 四幕剧
7. 赤兔之死
8. 百元钞票的自述
9. 诚信——失而复得
10. 阿Q新传
11. 朱贵开店
12. 守住心灵的契约
13. 学会放弃
14. 谏屈原书
15. 《小重山》后的选择
16. 状元凉粉
17. 心灵的选择
18. 凭心灵选择
19. 心灵的选择
七,高考话题作文预测20题
作者简介
戢运宏,湖北省郧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十堰市首届“十大名师”,十堰市“突出贡献专家”,湖北省首届“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学生文学刊物“优秀辅导教师”。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语文论著多部。多年参加高考阅卷,被评为“优秀阅卷教师”。
,湖北省郧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北省首届“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学生文学刊物“优秀辅导教师”。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语文论著多部。多年参加高考阅卷,并多次被评为“优秀阅卷教师”。
曹卫东,湖北省郧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十堰市首届“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学生文学刊物“优秀辅导教师”。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语文论著多部。多年参加高考阅卷,并多次被评为“优秀阅卷教师”。
写在前面的话
选择高中,你就选择了梦想与光荣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生活。
步入高三,你就步入了告别歌舞游玩乐、备尝酸甜苦辣涩的岁月。
走进考场,你就走进了绽放青春之焰火、挥洒生命之汗水的战场。
“黑色七月”(2003年以后是“黑色六月”),我们走进第一科的考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套密布方块文字的语文试卷。其中,客观选择题45分,主观表达题45分,作文60分。时限:150分钟。前面90分题如大山一座,已让考生攀登得气喘吁吁,这时,作文,这平时就让学子们望而生畏的绝顶,又矗立在眼前!欲罢不能,欲舍不忍!开弓没有回头箭。运足平生力气,调动平生智慧,奋力攀登,高凌绝顶,众山皆小;畏惧迟疑,趑趄不前,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其实,我们不必畏惧:高考创佳绩,功夫在平时。只要平时多写勤练,广积深思,练就“少林真功夫”,高考作文有何惧哉?
其实,我们不必迟疑:万山皆有路,披迹自寻求。只要平时善于钻研,探索规律,洞悉做人作文之真谛,区区千字有何忧哉?
古代用兵打仗者,竭其心力于战前谋划。“谋”之关键,在于了解己方实力、特点,熟知敌方兵力、部署。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
高考作文备考也应如此。我们既要注重平时的作文训练,讲数量,更讲质量;还要深入了解历年高考作文命题情形和发展趋势,理解《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作文部分的命题要求;掌握一些快速审题、快速立意的技巧,积累一点使作文升格、创优、增亮色的招数,这样才能创作一篇让自己满意、让阅卷老师惬意的美文,打赢高考第一仗。
本书试从上述几个方面,结合我们多年以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备考、并在高考中屡创高分乃至满分的经验,对高考作文怎样快速行文、斩获高分的技法,做一点探讨,希望对亲爱的同学们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有道是:
高考作文竟如何?
审题立意费琢磨。
神采风华看平时,
体验感悟入生活。
思想感情常锤炼,
技巧绝招不厌多。
百炼成钢不觉难,
知己知彼奏凯歌。
一.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纵览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了解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情况,观察其命题思路发展轨迹,可以大致推测其今后发展的趋势。高考作文自1980年全国统一命题以来,走过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条越来越适宜展示考生的人文个性与文学才华的道路。先将1991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列述如下:
(一) 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
[题目] l.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他举例说,比如,你可以把这个圆想象成一轮满月,然后以满月为重点,再用天幕、云彩、柳梢等作为陪衬,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想象作文。
圆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的物体的,请你根据这位老师的启发,把这个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一篇加字左右的想象作文。(15分)
要求:①不要再把圆想象成满月进行描写。
②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重点,不要以陪衬物作为描写重点。
③写成一个画面或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要写成故事。
④想象合理,形象具体生动。
⑤语言确切、连贯,条理清楚。
2.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请你任选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35分)
要求:①写成发言稿或议论文都可以。
②不少于500字。
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把不选的题目划去)
[分析]一套考题,设计一小一大两篇作文,即考描写能力,又考议论能力,命题者着意于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小作文是个想象型描写片断。主要考察学生根据所给图形(这里是圆形),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围绕想象物,描写一个画面或一个镜头、一个场景。具有丰富想象力、高度语言再现力的同学可以大展身手。大作文属于给材料命题作文。所给的两个供选择的命题都是比喻性质的题目。“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坏人或者坏环境,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人变坏;“近墨者未必黑”比喻接近坏人或者坏的环境,人只要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也不一定会变坏。前一个题目强调的是外因的作用,后一个题目强调的是内因的作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思辩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能不能上升到“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这一哲学高度来认识问题,是决定作文水平高下的界标。当年阅卷,常常为不少学生就事论事或事例堆砌而缺乏认识的高度深感惋惜。在命题者看来,作为高中毕业生,多在17——18岁之间,已经步入成人行列,思想上也要比较成熟才行。因此,出这样一个题目,意在检验学生思想水平的高下,作为载道的工具——作文,想法也是不错的。
(二) 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
[题目] 材料:春雨潇潇,路灯朦胧。我独自站在候车亭下避雨。
“哐啷”一声,一个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把丢弃在路旁的一个大玻璃罐当作足球盘带着,这一脚蹚大了劲,玻璃罐滚到候车亭前,裂成了好几瓣,流出了一摊黑糊糊的东西。
“玩也不看地方,玩出这损人的事。”我心里暗暗责备他。他大概也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地看看 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
雨大了。一辆自行车急驰而来,后轮轧上碎破 璃“扑赤”,全瘪了。从车上跳下一位穿红雨衣的姑娘,嘴里嘟嚷着“大家都沾点光”,顺脚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红雨衣”抬头发现我在摇头,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雨小了。一对撑伞的男女挨着呢喃着走过来,高跟鞋偏偏踩到拢在一旁的碎玻璃上,脚一滑,漂亮的鞋子粘上了黑糊糊的东西:“唉,真缺德,中国人的公德心呀……”
“当心牢骚太多长白头发。”那男的一边为她擦鞋子,一边笑着说。
伞下的一对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谈论着刚才的话题。
但是,“高跟鞋”的那句话却仿佛刺了我一下。君子动口不如动手。雨停了。我回家拿了扫帚和铲子。又回到原地一看:碎玻璃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意连那摊黑糊糊的痕迹也看不出来了。我开始是发愣,随后才恍然大悟:“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那么,到底是他们之中谁清理了这个地方呢?
31.根据以上所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5分)
注意:①选写“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都可以。
②推想合理,符合材料所设置的情境、和人物的思想性格。
③“我”不再出现,用第三人称写。
3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议论,写一篇议论文。(25分)
[分析] 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记叙文、议论文各25分,两种能力的考查并重,可谓平分秋色。审题立意的难度大大加强:因为材料本身是一篇散文,阅读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阅读中你必须弄清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理顺人物之间的关系,你才能写好记叙文;同时,你还必须通过分析材料,结合自己的见闻,弄清这则材料的现实针对性,你才能提炼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思想观点,写出具有强烈社会意义的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仔细观照材料,可以发现,“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都有可能回来清理这堆碎玻璃,只要你把他们的行为动机描写的合情合理就行。而议论文,则要仔细推想这一场面的典型意义,我们完全可以想到,这个场景实际上就是现今国人的公德意识和行为的缩影,里面的人物,实际上就是我们熟悉的身边的某个人,或许就是我自己。据此,可以确定如下观点:①增强公德意识刻不容缓。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付诸行动。③文明要从自己做起。④与其责人,不如己行。⑤知错就改,善莫大焉。⑥人人争做文明人,世间更美更清新。
(三) 1993年全国高考作文
[题目]1.根据下图,写一段关于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200字左右。(10分)
①圆规 ②延伸杆 ③墨线脚
2.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少于500字。(40分)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老皮剥落,露出了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说的那样……”
要求:①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
②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
[分析]这是一小一大两个作文题。小作文属介绍性说明文:按图介绍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其中,构造是重点;在介绍构造时,以介绍圆规本体为主,以介绍延伸杆、墨线脚为次。功能和部件、构造是相关联的,可以在介绍构造的时候,顺便介绍其功能,以使条理更清晰,行文更简练。介绍使用方法,宜用举例法。大作文属情景式记叙文,让考生根据特定背景、条件进行续写,续写景物,续写三个人物的话语。有省略号的第一处,要补写的应该是当时的“环境和气氛”,并简单交待人物的活动。第二、三、四处,则要补写出人物的对话,同时要“写出人物的神态”。而“啪”的一声响,正是展开对话议论的契机。考生可在“啪”的一声响后,续写女儿的议论、儿子的议论、父亲的议论。人物对话议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