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其写作原则
- 资源简介:
约3030字。
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其写作原则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定义
语文高考是现实的反映,语文高考作文尤其如此。它既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又必须符合语文学科的规律,所以就必须兼顾现实性和规律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试题往往是选取当今生活中比较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问题,给学生创设出一个情境,出现并列性,甚至是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所谓的任务,其实就是作文材料中提出的,需要考生解决的问题。所谓驱动,就是考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的思维过程。
所以,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题目提出一个问题(任务),在这个问题(任务)的驱动下,考生分析这个问题(任务),然后解决这个问题(任务)。作文的思路基本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呈现出递进式的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意在作文材料中增加一个问题型因素,目的就是以此问题为驱动力,引导学生在设定的真实情境中,辨析涉及问题各方的关键概念,考虑问题涉及的各个维度,解决问题关系到的各方的利益。作文中给出的材料,对学生来说,既是启发,同时又是要求,学生可以借此获得可能的立意角度,但又不能偏离材料设定的讨论范围。这种类型的作文,较好地解决了新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话题、命题作文限制性之间的矛盾。既能防止学生宿构与套作,又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
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题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以此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这两道作文题目,都提出了相应的问题,需要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立意的角度可以多元,但范围非常清晰。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又能检测出不同水平学生的思维水准,比较好地实现了高考的考查选拔功能。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要在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比较中得来。
1.选题的鲜活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选题,一般都来自于当前的现实生活,甚至有时就是社会热点、国家大事,考生都很熟悉,材料鲜活,具有时代特点,这一点与之前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都很不一样。之前的那些作文类型,有些可以完全脱离开现实,坐而论道,所以学生宿构套作的可能很大,作文当中出现的例子,甚至观点经常出现高度的雷同。比如一说到战胜磨难,就会搬出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