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字。
《黄河颂》课堂实录
时间:2005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第一节
班级:初一7班
教师:张亮
教师:大家想一想,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体现在哪里?
学生:中国人讲究道德,民族精神就包含在道德里面,比如受灾群众受到支援
学生: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来
学生:中华人民不可能屈服于别人的精神
教师:你想到哪些
学生: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但是我们用大刀把日本赶出中国
教师:他的发言使我想起一首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事东北抗联的歌
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很多,比如公交车上有人会为老年人准备椅子,还有残疾人,我没有想好
教师:所谓的民族精神有很多,今天只想讲一个,之前,有一件我记忆深刻的事件。将近2000年前,一位帝王,在位的46年众进行了46年的战争,对手是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秦始皇的时候就骚扰中原,但是秦始皇只好修筑长城。在汉武帝之前的两位皇帝都受到匈奴的骚扰。在战争中涌现出卫青霍去病等英雄,使中原士兵扭转了对匈奴作战的劣势。在这位皇帝去世之后的23年,匈奴最后瓦解。一部分迁入中原,一部分逃往欧洲。
我又想到:1998年的那场大水,刚才有同学说过了。这看出了中华民族是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那场大水淹没了中国广大地区。但是无数官兵无数群众日以继夜地修筑大堤抵御洪水。记忆最深地是一棵小树在洪水里摇摆,一个孩子在上面抓着,抓了一天两夜。国家领导人在洪水泛滥之际也来到了洪水泛滥之地,一位领导人说:中华民族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我也是这样看的。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黄河颂》,创作于1938年,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进行全面侵华,而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对外不抵抗,但是人民却要抵抗,如东北抗联,如杨靖宇烈士,几天几夜不吃饭都要打鬼子。他牺牲之后,日本人解剖他,胃里有的只是棉絮!
于是,中国全面走上了抗战道路,如松沪会战等等。国民党正规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今天,我们就随着《黄河颂》,走进那段悲壮激烈的历史里面去。我们先感受一下。
(教师播放VCD《黄河颂》)
教师:听了这雄浑的男高音之后,大家感受如何?不论在前线还是后方的中国人民,你认为听到这首战歌的时候会感受到什么?
学生:(无语)
学生:感受到非常雄伟壮观
老师:其他同学有和她一样的吗?举手
学生:我从歌词里面感受到雄伟壮观
教师:说说歌词?
学生:惊涛拍岸……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说明我们中国景色秀丽,很多英雄故事发生在黄河,体现民族精神
教师:大家觉得他读的时候体现出民族精神没有?
学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