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7800字。 2006年浙江温岭市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二)及答案:委托命题,最新资料,参考价值大.
2006年浙江温岭市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二)
命题人:温岭市之江高中 朱于新 2005、10
一、选择题18%
1、下面词语中加括号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疏(浚) (逡)巡 (唆)使 崇山(峻)岭 怙恶不(悛)
B.(侠)士 脸(颊) 海(峡) (狭)路相逢 汗流(浃)背
C.(供)给 (烘)托 (哄)骗 山(洪)暴发 垂(拱)而治
D.(浪)涛 (狼)藉 酝(酿) 书声琅(琅) 豁然开(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 委曲求全 桃园 世外桃源
B.付出 入不敷出 防范 防范未然
C.人生 人声鼎沸 报复 抱负远大
D.是非 文过饰非 启示 寻人启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_________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领导既然这样要求,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能________而为之了。
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_______________。
A.表明 勉励 蜕化 B.说明 勉力 蜕化
C.说明 勉励 退化 D.表明 勉力 退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为劳动者自主择业解除了后顾之忧,人们不再为因转换单位而担心失去社会保险。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这个下岗职工服务站,全心全意地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他们的工作无微不至,深受下岗职工欢迎。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在发展中_______受到发达国家的限制。
②美国随心所欲地欺压弱小国家已成习惯,_______这次又想借攻打伊拉克争取中期选举的选票并拉动萎靡不振的经济。
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戒除等、靠、要的惰性,_______要主动积极、富有成效搞好基础建设,推动特色经济的发展。
A. 到处 于是 从而 B. 处处 于是 进而
C. 到处 因此 从而 D. 处处 因此 进而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年轻有为的高三学子们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对中华民族复兴有着较大贡献的人才。
B. 这家工厂的干部职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经营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C.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因此对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
D. 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人员。
二、社科文阅读12%
①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美的兴趣和方法。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按照将艺术分为表现和再现两大类型的分类方法,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作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并且为了这种表达,常常将现实表象的固有常态拆碎,按照表达的需要重组。因而主张形神兼备以神为要,主张虚实结合而尤尚空灵,以精练求深广,于一瞬求永恒,努力创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言有尽而意无穷乃至“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这样的文学作品,作家是“极数十年之力,仅得其好者以示人。而我乃欲一览而尽,可乎?”当然不可。“涵泳工夫兴味长”,“莫将言语坏天长”,需要“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获取“希声”之“大音”,“无形”之“大象”,获取“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句一字之精神”。评点当细读细研作品,自然就比较易于达到“深观其意”的要求。
②中国文学的重写意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创作上,同时还体现在古代的文学批评甚至文学理论上。理论上的“气”、“风骨”、“韵味”、“神”之类概念,颇为多义,不便于诠释,因而需要意会;批评时所谓“隽永”、“清丽”、“雄浑”、“沉郁”之类的判语,微妙而近玄虚,还是需要意会。意会之后的表达,能常采取拟象取譬之法,从具象到具象,那么,理解时还是不能不靠意会。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文学批语中更是到处碰到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理论和批评大体是由鉴赏始,以鉴赏终,鉴赏贯穿全过程。传统评点方法于作品中逐字逐句逐段逐回鉴赏,鉴赏中提出法则,鉴赏中阐释意义,鉴赏中表达感情,甚至还可以在鉴赏中来点意识流,上挂下联,心骛八极,神游四方,尤其体现了中国文学重写意的审美的兴趣和方法。
③不可思议的是,传统评点方法竟然在现代文学里消失,而且消失得非常突然!原因复杂多样,需要请有关文学史专家们立一个专题来研究。在此我斗胆猜度,本世纪初西风东渐,正值国人因新奇而趋骛于西方式抽象思想方法的时候,传统评点方法在中国历史的“百慕大三角”时期神密失踪,或许正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结果呢!不得而知。时之今日,中华学子日趋成熟,心有定数,大体看到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可笑,在此不论。事实上,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归纳演绎固然长人见识,接近于科学;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建立在具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直觉体会,以意逆志,追求顿悟,却也十分启人心智,接近于文学本体。西方式的文学批评惯于从作品中提出问题,然后抛开作品,抽象出世界的大小道理,做自己的千古文章,文章可能深刻完整,但不一定与原来的作品紧密相关;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紧扣本文,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为作品作阐释,作褒贬,作升华,批评未必完整深刻,但肯定与作品紧密相联。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可以吸引文学以外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作品的各种内涵进行批评,可能丰富深致,但也可能抓住一点而不及文学;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则非文学中人不可,因为它十分具体,局外之人在作品的通幽径前必然茫茫然手足失措。这么说丝毫没有扬此抑彼的意思。人类认识解释世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非墨即杨实在是画地为牢,自我窒息。如果确系西学的影响固然很好,西式批评方法完全可以请进中国,而中国的传统评点方法也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二者完全可以各行其是。
7、选出不属于中国文学具有的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的一项是 ( )
A. 在创作上,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就是重在写意。
B.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
C. 在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上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