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7870字。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所学部分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的努力包括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②④B.①②C.①③④D.③④
 2.邓小平在1985年6月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邓小平改变对“世界大势”的判断,进而改变外交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3.《全球通史:第2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文中指出:“李沃夫公爵及其部长们坚认,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理解的,但在政治上却是自杀性的。”材料所述相关内容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四月提纲》的发表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成立
 4.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B.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对外报告中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如秩序是不可设想的。”这番讲话的主要目的是
 A. 歌颂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B. 主张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
 C.阐明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D.说明美中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6.19世纪的英国,有人说:“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