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30 13:31:0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字。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孝子墓中学 2004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也便于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加深对诗句的理解,领会诗的内涵;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了解象征的含义及在本诗中的运用,理解并初步掌握诗歌的创作方法;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并能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设计:
1.布置学生搜集1938年前后祖国状况的资料,做好记录。
2.展开朗读竞赛,训练朗读能力,朗读教学贯穿课堂。
3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4.对比不同社会背景谈感想,并以诗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
教学准备:
配乐磁带、写有思考讨论题的小黑板、标有整首诗停顿和重音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间作一下交流、补充。
2.小组代表发言,汇报结果,并说出是通过何种方式了解以上情况的。(书刊、影视、询问、调查等。并适时播放日军侵华录象资料,学生发言作为解说。)
3.教师评价导入,指明《我爱这土地》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完成的。
二、反复阅读文本,读出诗歌感悟、情感及主题。
1.学生自读一遍,整体感悟。
2.指名读,要求读出诗歌感悟。
学生评价:你认为他这样读可以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引导学生读诗注意停顿、重音及语调,用声音更好的表达自己对诗的感悟。)
3.出示幻灯片,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抒发的感情。)
4.以对抗赛的形式男女生分别齐读。(也可用小组竞赛形式)
5.再自读一遍,细心体会,感悟诗歌主题。
三、解读文本,了解象征的含义及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1.问题铺垫,如果你是诗歌中的那只“鸟”,你希望自己是只什么“鸟”?
(歌声婉转的百灵,啼血的杜鹃,填海的精卫,象征和平的白鸽……)

深入个人对主题的理解,并在学生的回答中寻找切入点,由“白鸽”再创象征情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