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11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17 8:10: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1份)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______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①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②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③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④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1.下列有关对文中“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法”指在一个民族里,由匠师所遵守,被人民所承认,世世代代人都喜爱,都沿用而成惯例的一定建筑法式、审美方式。
  B.“文法”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手法、方式,包括建成什么体形,表达什么情感等因素。
  C.“文法”是从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中形成的普遍规则,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D.比起文章语法极大的灵活性来,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下,中国建筑的创造性就减弱了。
  2.下列对第二段画线处“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可以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所谓鸿篇巨制。
  B.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可以有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
  C.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可以在建筑物上安排横额、对子等秀丽文字,以作点缀装饰。
  D.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可以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建横跨街中心的牌楼。
  3.根据文意,下列有关中国建筑的“文法”的推断、想象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运用中国建筑的“文法”的规则,可以为了不同需要而使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来建造不同类型的房屋,表达不同的情感。
  B.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长期建筑实践的结晶,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被普遍承认,也将被后世所有匠师所遵守。
  C.由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组织而成的建筑形式,原先产生于木材结构,但很快地就越过了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结构的建筑上去。
  D.大胆地把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这是中国建筑“文法”的体现。
  (二)课外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4分)
  医  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疼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疼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家离县城远,又没车。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好似挨了一记闷棍,眼前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