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综合写作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技法点拨】写得好的事件,一定是具体生动、波澜起伏的事件。<br>
所记之事,要让人爱读,读后并能留有深刻的印象,那就必须写具体生动,而且越具体越生动越好。深入生活获得第一手材料,是将事件写具体生动的必要前提。<br>
我国古代书上写打虎的,不光一个武松:《东周列国志》上杜回一日拳打五只老虎;《虞初新志》中万夫雄用一棵大树一连击死两只老虎;就说《水浒》中,也不单单武松打死了一只老虎,解珍解宝兄弟二人不也杀死两只老虎吗?可是至今流传下来广为人知的,仅仅是景阳岗武松打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其记述具体生动——“说时迟那时快,武松一骨碌从大青石上翻滚了下来,举起哨棒打将下来,那知打在树上,哨棒一折两截。这可倒好,武松灵巧地躲过老虎锋芒,他知道老虎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便一一躲了过去,等到老虎有点乱了阵脚,武松趁势便跳过去骑在老虎身上,狠狠地揪住顶花皮,把老虎脑袋按在地上,一顿拳脚,终于把老虎活活打死了。”<br>
瞧!武松打虎打得那么精彩、那么逼真、那么实在、那么动人!这不一定完全是写作的技巧问题,而根本在于作者深入生活,掌握了生活,掌握了生活中的关键细节。据说施耐庵为了写这段武松打虎,独自深入有虎之林,观察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获得了第一手写作材料。<br>
运用描写,是将事件写具体生动的重要手段。<br>
有位同学写打扫储藏室的事情,初稿写得干巴巴的,没有任何描写。写刚进储藏室的情况只有一句话:“开始,我很不爱干。”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她把这个句子扩充成了下面的两小段:<br>
“这个储藏室又大、又脏、又乱,一进门儿,就有股怪味往脑子里钻,我纵了纵鼻子,想扭头就走,可是怎么好意思呢?<br>
劳动开始了,我抢先跳上窗台,推开一扇窗户,慢条斯理地擦起玻璃来。心想,这个活儿又轻省,又能呼吸窗外的新鲜空气。想到这儿,心里美滋滋的……”<br>
这两小段文字比原来的七个字就具体生动多了,使读者了解了这位同学为什么不爱干的原因,了解了她的想法和行为,内容也比原来更丰富、更真实。<br>
当然,把事件写具体写生动并不等于将文字写长写多,简练概括同样也是应遵循的原则。两者应根据事件在文章中的作用而定。<br>
如果说具体生动的事件能吸引读者的话,那么,波澜起伏、摇曳多姿的事件则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文似看山不喜平”嘛!<br>
例如《驿路梨花》一文处处设疑,或隐或现,波澜起伏。文中“我”与老余投宿无门恰好出现小茅屋,主人是谁呢?一疑;瑶族老人为主人吗?二疑;梨花妹妹为主人吗?三疑。小屋主人到底是谁?文章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让读者在事件的起伏中、感情的波澜中体会深入人心的雷锋精神。<br>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短篇小说,篇幅虽然不长,也是波澜迭起:对自己的亲弟弟,“父亲”当初的话是:“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然而他当真看到一个褴褛的年老水手时,却“脸色十分苍白”,低声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