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10字)
《清塘荷韵》教案
高邮甸垛中学语文组 刘春霞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散文、把握文章主旨。
2、比较前人笔下的荷花与作者笔下荷花内涵的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文章,领会文中“情”“景”“理”三者的交融。
2、感悟作者笔下荷花的内涵。
教学设想:《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于86岁高龄时完成的佳作,可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相媲美。《荷塘月色》写的是月夜荷塘的景象,力求写出物境的美,写出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与忧愁。而本文写的是莲荷从虚无到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莲荷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文章中浸透了作者对人生及人类历史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奢求学生能深刻体悟生命的内涵,只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让学生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一种生命力的顽强,在心中留下一颗千年不烂的生命的种子。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欣赏民歌《荷花颂》flash
说:这首民歌所歌颂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水生植物——荷花,荷花还有什么别名?(莲花、芙蕖、藕花、芙蓉、菡萏等)
展示荷花的几幅图片,请学生找出与之相配的诗句。
(学生回答),例如: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
说: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写荷花的诗文也是举不胜举的,仅在《全唐诗》中就有十九首写荷花的诗,仅李白一人就写了八首。今天要学习的《清塘荷韵》也是在写荷花。同学们思考过没有,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喜欢以荷花为题材写作呢?荷花的韵味、荷花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同季羡林老先生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
1911年生 ,山东临清县人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留学德国,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三、课文研习:(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
(一)整体感知
按照时间顺序,作者描述荷花的生长情况的哪几个阶段,又表达了这样的感悟?
(找出相关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