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全科期中试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全科期中试卷(7科7份)
【全国百强校首发】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命题人:叶国俊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D.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①觉今是而昨非②门虽设而常关
C.①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②或植杖而耘耔
D.①乐琴书以消忧②木欣欣以向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虽然,犹有未树也
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置杯焉则胶B.而后乃今将图南
C.此亦飞之至也D.不过数仞而下
5.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来说,稽首是臣拜君之礼,顿首是国君回拜臣下之礼,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喻、征召、声讨等的文书。
6.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正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7.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导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无人监考”的建议,同学们见解不一,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学生会准备组织大家认真讨论一下。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窘困,无出其右。
C.同学们都认为他多才多艺,他自己却谦虚地说:“我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有些国家的经济形势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未见好转迹象。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开阔的胸襟,就是对和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同行,也要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B.通过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D.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10.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________ 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做出图解。
①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②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③山坡上树林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④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⑤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撒在碧水上。
A.①④⑥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⑤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9分)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俄者尽死矣。”竟发之。
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
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城为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而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