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与重庆卷之比较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30 16:02: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660字。

  2016语文全国卷与重庆卷之比较分析
  重庆市铜梁一中    刘放
  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1.从文本题材看,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选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建筑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且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人文性,文化内涵深厚,文化气息浓郁,紧扣时代脉搏,兼顾考生的知识面和对新信息接受的能力。如2011年选的是论述《诗经》的文章,属文学范畴;2012年选的是论述“科技黑箱”的文章,属科技范畴;2013年卷Ⅰ选的是论述“老子其人其书”的文章,卷Ⅱ选的是论述“中国凤文化”的文章,皆属文化范畴;2014年卷Ⅰ选的是论述“悲剧”的文章,属美学范畴;2014年卷Ⅱ选的是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文章,属社会学和历史学范畴。
  2.从考查目的看,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章中的相关知识。从能力要求看,这项考查会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只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命题。
  3.从命题形式看,本大题一般设置三个小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而且都是选择错误项。题干表述基本上为“下列关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从考查内容上看,在《考试大纲》规定的六个考点中,重点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这几个考点。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的考查,通常会单独设题考查,而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等考点的考查,通常是在一道综合性试题中(一般是第3题)通过不同选项落实。
  5.从命题角度看,体现出重能力的趋势。例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小题,这道从概念外延角度考查文中重要概念的题目,形式比以往有了一点变化:之前高考命题的选项基本能够直接从阅读文本之中筛选出答案,而2014年的试题所给四个选项的内容没有一个出自阅读文本,而是拓展到文本之外。这一变化表明,今后高考将更加重视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备考策略
  1.高质量阅读文章
  (1)强化两种阅读习惯:精读、整体理解
  (2)深入把握文章内容:观点,材料,脉络
  (3)记忆文章信息
  将阅读材料当作措辞严谨、逻辑严密的文章来读
  2.遵循解题“四环节”
  (1)读文
  (2)审题(题干;选项)
  (3)溯源(准,全)
  (4)核对(精细;语境)
  3.以高考题为主要训练材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