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50字。
泰山学习心得暨新课改随想
重庆铁路中学 温国祥
2004年7月15日——1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语文新课程推进研究”项目组和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三家联合在山东泰山举办了“语文新课程教学暨问题对策“研讨会,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与会专家精彩的报告和讲课,收获颇丰,现将本次学习的基本情况和感想向各位同仁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泰山学习心得
一、教师能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主动参与文本的钻研。
每位上课教师都努力克服“自问自答式”或“自我倾诉式”的教学方法,而且是通过渗透式的语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本的阅读与钻研上来,真正做到“学生与文本的认真对话”,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了“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的最终目标。
1、导语的设计灵活。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湖南省长沙明德中学的雷俐老师在开始《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之前,事先设计好的导语是:同学们好,雷老师班上有个同学叫小明,他很聪明,对老师也很有礼貌,但就是上课的时候特别爱讲小话,这不,数学老师又“告状”告到我这里来了。现在我把这个难题交给大家,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或是他的同桌,你会怎样来劝说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由于雷老师这次是到山东作课,因此她临时改变了导语设计,把导语变成:“山东泰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战国时期还是齐国的属地。今天,雷老师准备了一个历史小故事,现在就让我讲给大家听吧……”讲完后,教师提问: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听一听另一个精彩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一改动,以山东的历史文化及人物为切入点,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在瞬间拉近了不少,为上课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
2、课内的点拔与评价恰如其分。
“你讲得真好”“很不错”“答对了”“你真聪明”“你真行”这样的评语原本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肯定,是可以实施的,也是比较有效的。但如果一位老师总用这几句话对学生进行评价,似乎略显苍白了些。尤其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课堂语言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既指教师的传授知识时使用的语言,又指教师评价与点拔学生时所选择的评语、引语。
内蒙古自治区的何风波老师在完成《成长的烦恼》一课的教学任务时,对学生所作的引导、评论十分有特色。
当学生谈自己的或别人的烦恼时,何教师都一一地加以点评。如“老考试,没考好,挨老师训诉、被家长打骂,你的压力真不小。”“没钱,这可是个大问题,那你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没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