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5270个字。
我的老师
一、 目标导学激发思维
1、体会作者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
4、揣摩文章的语句。
二、知识点拨启迪心智
(一)基础知识,学习积累
1、字音字形
黑痣(zhì)魏巍(wēi)榆钱(yú )褪色(tuì)卜问(bǔ )时辰(chén)
模仿(mó )模样(mú )焚香(fén)磕(kē )
2、词语积累
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纠纷:争执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3、作家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4、了解记叙六要素:
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素的交待有两种方式:①由作者一一列出,是直接交待。②间接交待记叙的要素,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式交待记叙的要素。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写人叙事的文章,就要注意记叙要素,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主题。例:“梦里寻师”一事,其要素分别是——时间:一个夏季夜里;地点:家里当屋;起因:想念蔡老师;经过:熟睡中突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去找老师;结果:被母亲拉回,劝说了一会,才睡熟了。交代清楚六要素,叙事也就具体、完整了、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六要素齐全,如果只是摆出某种现象或略写某事就能达到写作目的,也可根据情况略去一些要素。
(二)学海导航,要点探究
1、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3、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