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15题,约5280字。 
 2016-2017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一、单选题:共12题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主张出自
 A.墨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道家学说。材料主旨是以水做比喻,柔弱可以胜坚强。这显然属于道家学派的主张。所以只有C正确。其余均错误。
 2.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并用C民贵君轻D选贤用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A项属于典型的儒家学派,所以A错误。“礼”属于儒家学派,“法”是法家思想,两者并用属于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所以B正确。民贵君轻属于儒家思想,所以C错误。选用贤才是墨家思想,所以D错误。
 3.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佛教的特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契嵩认为佛教和儒学殊途同归,这是佛教寻求与正统思想妥协的表现,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均不符合史实,C、D项错误。
 4.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意在考查考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准确解读的能力。由“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可知,朝鲜使者认为王阳明谤辱朱子,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叛逆,说明朝鲜使者奉程朱理学为正宗,①正确,由“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可得出③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的学说未超出理学的范畴,而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故排除②④。据此可知本题选C。
 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