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学案和专练(8份)
- 资源简介: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学案和专练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专练: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对点专练10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学案: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10整体与局部准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学案: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11综合思考突出关键——物象和次要人物作用题之要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学案: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12描写与叙事关乎技巧与效果——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要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学案: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13内抓特征外看联系——散文、小说句子意蕴探究题之要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专练: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对点专练11析物象和次要人物的作用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专练: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对点专练12赏析小说的描写和叙事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专练: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对点专练13探究句子意蕴 Word版含解析.doc
学案10 整体与局部,准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
学案引语 小说是以表现人物为核心的文学艺术,高考小说命题更是以人物形象为核心。其命题角度有二:一是综合全文,概括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二是局部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情感内涵或特点。二轮复习,就是要以这两种题型为抓手,从深层次解决概括分析人物的准确全面问题。
自学在前 自我诊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菊 花
[美]约翰•斯坦贝克
萨利纳斯山谷笼罩在浓厚的、灰色绒布般的冬雾之中,上与天空下与世界完全隔绝了。浓雾像扣在周围山巅上的锅盖,把偌大一个山谷变成严丝合缝的一只铁锅。萨利纳斯河这边的山坡上有个农场,残存着庄稼茬的黄色田垄浴在薄薄的、冷冷的阳光中;但在这十二月份,阳光是射不到谷底的。
河这边,亨利•埃伦家位于丘陵上的农场里已经没什么活计了。爱丽莎•埃伦正在山坡的花园里干活。她35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一双眼睛清澈如水。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直到她的眼睛。她这会儿正用一把锋利的小剪子剪掉去年残留的菊茎,与她那充沛的精力相比,菊茎显得纤细柔弱,太不堪一击了。她的丈夫亨利正在篱笆外面和人谈着什么,她很好奇,又觉得有点无聊,瞧了一会儿,又接着干自己的活。
“又侍弄你的花儿啦,”亨利说,“它们今年长势好啊。嗨,对了,今年卖出的30头小公牛,成交的价钱和我要的差不多。”
听到丈夫搭话,爱丽莎直起身,顺手把那只手套又戴上:“对,今年长势会很好。”不管是言语中还是脸上,她都洋溢着得意。
“的确有点本事,”亨利说,“真希望你去侍弄果园,也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爱丽莎目光锐利地望着他。“也许我能,我确实有一套本事。”
这时,从公路那边传来了车轮的吱嘎声和马蹄的声响。一个男人赶着大篷车走来,对她说:“我是补锅磨刀的,我一天没找到活干,今晚多半吃不上晚饭了。”
“对不起,”她急躁地说,“我没东西让你修。”
他的目光离开她的脸落在地上,四处张望,最后看见她刚刚修整过的花床。“这是些什么花?菊花吗?公路那边的一个太太要我替她讨些良种菊花……”
爱丽莎听到这句话,十分兴奋,她立刻在花床边的土地上跪下,手套也忘了带,直接用手指挖出一些沙土,捧进花盆里,然后捏起她刚才掘起的菊苗。强有力的手指把菊苗栽进沙土里,用指关节把菊苗周围的松土捣实。她朝他递过花盆,轻轻地放到他的怀里。又来到后院破罐头堆里扒出两只变了形的平底铝锅,交给他。
锅很快修好了。爱丽莎从屋里拿来五角硬币放在他手心上。“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要出去,我也会磨剪刀、敲平锅底,我可以让你相信这些事女人也能做。”她高声说。
爱丽莎站在铁丝网前注视着缓缓离去驶向城里的篷车,她的唇动了几下,无声地说:“再见——再见!”接着她低语道,“那边真亮,那儿有发光的东西!”低语声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甩了甩头,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朝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听见。
回到屋里,爱丽莎仔细地梳好头发,画了眉,涂上口红,穿上最漂亮的衣裙,在家里等亨利带她去城里看电影、下馆子。亨利回来后,匆匆拾掇,抬头看到爱丽莎后,一下子站住,盯着她看:“嘿嘿,爱丽莎,你真漂亮!”爱丽莎自豪地说:“我的确身强力壮,以前我从没发现自己这么身强力壮!”
那辆双人敞篷小汽车颠簸在沿河边,奔向城里。不一会儿,爱丽莎看见路前方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她知道那是什么。他只带走了花盆,扔掉了她精心挑选的菊苗。
汽车转了一个弯,她看见篷车就在前面了。为了使汽车走过时不看见那篷车和牲口,她把整个身子扭过去,转向她的丈夫。她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为的是不让他看见她正像老妇人那样——虚弱地哀哀哭泣。
刹那间,汽车驶过去了,一切都结束了。她没有回头。
(选自《人与鼠》,上海译文出版社,张澍智译,有删改)
1.爱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丽莎在文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试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爱丽莎先是对现实感到孤寂压抑,接着有了追求平等、向往美好、走出农场的渴望,再接着又因自我价值不被认可而痛苦,最后走向内心坚强,重新认识自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苦命人
[法]维克多•雨果
芳汀看到自己能够生活,就有了暂时的快乐。她买了一面镜子,欣赏自己美丽的头发和牙齿,忘了许多事情,只惦念她的珂赛特。
她时常寄信。这就引起了旁人的注意。确实有人发现她每月至少写两封信,并且老是一个地址——孟费郿客店主人德纳第先生;也确实
……
学案12 描写与叙事,关乎技巧与效果
——小说艺术技巧赏析题之要诀
学案引语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最主要的技巧是描写与叙事。围绕这两点,高考经常设题考查,描写技巧自不必说,近几年对叙事技巧也开始关注起来。二轮复习,我们要扣住技巧与效果两个考查重点,继续强化描写艺术赏析题的训练,充分关注叙事艺术赏析题的动向。
自学在前 自我诊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阿 太
蔡崇达
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
众人皆喑哑。
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代,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客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后来我上大学,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个早上。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阿太走了。然后两边的人抱着电话一起哭。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请一定来看望我。(有删改)
1.从人物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1)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通过细腻的神态描写,表现了阿太的隐忍性格和对待生死的平静、超脱态度。
(2)在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肖像描写中,揭示了阿太的坚强性格对“我”面对生活挫折时的积极影响。
2.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照应前文。(2)更鲜明地反映了阿太的性格。(3)说明“我”在阿太的影响下终于明白了皮囊是需要人磨炼的,生活中不能被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困住,深化主题。(4)直接引用阿太的话,表达了对阿太的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到了中午,里面有医生出来说:“生啦,是儿子。”
二喜一听急了。跳起来叫道:“我没要小的。”
医生说:“大的也没事。”
……
对点专练13 探究句子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樱 桃
黄 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都集中在这里。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有时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例、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婺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婺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上演《啼笑姻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评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得多,不过我觉得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踱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制着镂空的“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