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第三单元测试题(3份)
- 资源简介:
共3份。
第三单元建筑古迹知识点小结
第11课中国石拱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洨xiáo河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肖”不要误读成xiao.
2.解释下列词语。
(1)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3)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第12课桥之美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颐yí和园浮萍píng
2.解释下列词语。
(1)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2)驻足:停止脚步。
(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用恰当词语填空。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桥之美》的作者是著名艺术大师吴冠中。
(共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1.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
3.,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5.杜甫《望岳》中“,”一句中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他的《石壕吏》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官吏和百姓之间尖锐矛盾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中写景色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7.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很多时候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无动于衷,其实,这是很不好的,要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
【答案】1.波撼岳阳城2.老大徒伤悲3.浮云游子意4.芳草萋萋鹦鹉洲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忠言逆耳利于行
【解析】
试题分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4分)
8.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书法。做到书写认真,字体美观大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9.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2分)
A.签订(qiān)惦记(diàn)交卸(xiè)奔丧(sàng)
B.提防(dī)溃退(kuì)取缔(tì)阻遏(è)
C.歼灭(jiān)差使(chāi)琐屑(xiè)荒谬(miù)
D.憎恶(zēng)诘问(jié)震悚(sǒng)憧憬(chóng)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奔丧(sāng)B.取缔(dì)D.憧憬(chōng)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物理兴趣班呢?
B.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C.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学生。
D.“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说:“做题目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共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6各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寒噤(jīn)吊唁(yàn)绥靖(suí)褶皱(zhě)
B.差使(chāi)箱箧(qiè)歼灭(qiān)晨曦(xī)
C.荒谬(miào)杀戮(lù)疟子(yào)提防(tí)
D.舀水(yǎo)拂晓(fú)惊骇(hài)迫击炮(p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再接再励
C.纳粹溃退惟妙惟肖因地制宜D.憧憬揣摩铸剑为梨臭名昭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挡”为“当”,B“励”为“厉”,D“梨”为“犁”,答案为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口,正在嬉笑的同学立始显出一副惊惶失措的表情。
C.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一些人的财产荡然无存。
D.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A句中“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不答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