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15340字。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
【考点:鉴赏评价】
【预设学习目标】
1、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第一课时: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内涵)
【旧知方法总结】
1.抓住句中的重要词语
(1)对重要句子的考查多数考查的是内涵比较丰富的句子,因而,在对句子进行理解时一定注意把握重要句子的关键之处,找到句子的关键之处也就意味着把重要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重要词语的理解,这在重要句子的理解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重要词语包括关键的名词,关键的动词,关键的形容词副词等。
(2)理解关键词语时要注意不同词性的关键字词不同的理解角度。名词侧重对象内容的解答,动词要注意动词背后包含的过程;形容词副词更多的是修饰和限制的作用。理解时还要注意上下文及对全文主旨准确把握后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答案。
2.结合句子的表现手法,还原句子本来面目。
形象化的句子是指表达上较为生动、形象的句子,这些句子多运用比喻、拟人、双关、反语及象征等表现手法。对这样的句子,要用还原法理解,即把作者原来想表达的意思、意图还原出来。如是比喻句,要还原出本体;如是类比句,则要还原出被类比体。
3. 抓住句子层次
针对一些结构复杂而含义较难理解的句子,需要分析句子结构,辨清层次。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体会作者阐述含义的重点成分,并加以重点阐释。
如果是复句,辨明句子之间的联系,分析前后分句是否为并列、假设、条件或因果关系,并能围绕这种关系分层阐释。
4.结合上下文及文章主旨阐释
通过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其含义,需要对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把握,找准照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
【典题演练】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①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中,他自己的序言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