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课堂练习(2份)
- 资源简介:
约2840+1770字。
《信客》
一、打牢基础(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克扣(kē) 接济(jì) 稀罕(hǎn) 穷愁游倒(liáo)
B.诘问(jié) 呵斥(hè) 吊唁(yàn) 连声诺带(nuò)
C.伎俩(zhī) 唏嘘(xū) 焦灼(zhuó) 长途跋涉(shè)
D.憎恨(zēng) 昏厥(jué) 捆扎(zā) 颦难从命(shù)
2.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2分)
跋涉( ) 灰黯( ) 昏厥( ) 唏嘘( )
晦气( ) 嫉妒( ) 伎俩( ) 吊唁(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 )
(2)处世经验和人之常情。( )
(3)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
(4)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
4.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2分)
(1)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 )
(2)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之谊?( )
(3)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 )
5.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2分)
(1)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 )
(2)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一只绿色邮箱,也办包裹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 )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
(4)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
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2)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使他深受感动。
(3)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
(4)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7.你认为文中的信客是个什么样的人?归纳出来。(3分)
二、课外一试(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之后1—5题。
一诺千金
奏文君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
……
《信客》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唏嘘( )( ) 诘问( ) 伎俩( )( )
2.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别字,指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 接济 噩耗 低媚顺眼( )
B.唏嘘 希罕 呵斥 风尘苦旅( )
C.诘问 伎俩 颠沛 穷愁了倒( )
D.焦灼 吊唁 鸡零狗粹 长途跋涉( )
3.请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闯码头: 吊唁: 穷愁潦倒:
4.请你谈谈对“信客”一词应当怎样理解。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