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27题,约7070字。 
 四川省宜宾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针对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墨家提出
 A.“利出于地”、“名出于战”B.“兼相爱、交相利”
 C.“非攻”、“尚贤”、“尚同”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秦汉时期,通行汉字由小篆向隶书转变,史称“隶变”。“隶变”后的汉字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图1“马”字的演化过程中,体现了“隶变”的是
 图1
 A.①B.②C.③D.④
 3.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此现象
 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开启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
 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
 4.唐初,御史崔仁师审青州谋反的囚犯,他下令脱去犯人刑具,给予饮食、沐浴,只处罚了带头作恶的人,其余免罪释放,此事得到皇帝赞赏,时评“杀人断脚,也都有礼可循”。该案例体现了当时刑罚
 A.重礼轻罚B.严惩谋逆
 C.仁爱宽恕D.以礼入法
 5.李贽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吴承恩的《西游记》间接表达了反理学的诉求。上述思想产生
 的共同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兴起B.儒学信仰的重建
 C.君主专制的削弱D.商品经济的发展
 6.清初,徽戏、汉戏、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在北京“百花争艳”。道光年间,在吸收这些剧种优点和特长的基础上,京剧正式产生。京剧的形成过程反映出
 A.北京城戏剧创作水平全国领先B.专制统治抑制了文化的多元性
 C.政治中心对文艺的集聚与融合D.地域特色文化不适应时代需求
 7.晚清驻英公使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这反映了郭嵩焘
 A.突破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束缚B.放弃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力图处理东西方的矛盾冲突D.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理性批判
 8.孙中山称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在民生领域的救国主张突出表现为
 A.实业救国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D.扶助农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