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3字
话题作文的“三自政策”
绍兴柯桥中学 章大江 邮编312030 E-mail:gyls@126.com
高考话题作文以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尊重考生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极大地发挥了考生的写作潜能和创造能力,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文体别致、文采斐然、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为中学作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语文课改趋势,尽管从2004年开始高考逐步由各省市自主命题,但从2005年各省市命题情况看,话题作文仍将是今后几年高考作文的主流。因此,平时考生在作文训练中有必要对话题作文作一些研究。而研究话题作文不能不研究其最重要的标志——“三自政策”,即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一、自定立意,把握话题內涵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我们必须注意,话题作文的话题并不是主题,但主题必须与话题有关,是通过由话题联想到的材料来表现的。因此,“自定立意”并非是就可以随意确定主题,而是首先要解决一个审题的问题。
话题作文是以“系统”的形式——话料、话引、话题与写作要求呈现的,它们彼此依赖,紧密关连,构成一个整体。“话料”即引出话题的材料,负责对“话题”进行事例性解说,它具有解说性和参照性;“ 话引”即“话料”与“话题”间的桥梁,负责对“话题”进行引导性阐述,它具有导引性和启发性;“话题”即议论、记叙或抒情的中心,它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在话题系统中,最应关注的是“话引”,因为“话引”要借助说明性语言或议论、抒情性语言导引出对话题内涵的思索性指向,它既是对话料的导引,又是对考生在解读、思考话题内涵时其思维方法和思维内容的指导。“话引”从表达方式看,一般采用议论和抒情为多。如2004年的辽宁卷,它的“话引”是:“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2005年高考浙江卷,它的“话引”为:“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这些“话引”上联“话料”下引“话题”,为我们确立文章主题提供了方向,选择切入角度引发了思路。以2005年高考浙江卷话题作文为例,很多考生走出考场时一脸沮丧,连呼作文太难,一头雾水。其实这些考生只要关注到上面的“话引”,就会顿悟“一枝一叶一世界”话题的切入角度就是“小中见大”,以所见所闻所历的事,表现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的主题。而主题的指向范围很广,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如志向、道德、情操等;可以是社会方面的,如和平、环保、和谐等。
自定立意明确方向以后,还须着眼深度,这样才能提升发展等级。部分考生作文立意之所以比较肤浅,走不出平庸,这固然与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有关,但更多的是缺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思索。要深入本质,必须有一个概括的过程,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