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同步测试卷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12160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同步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周易注》中记载:“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材料中文化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就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B.②④C.①② D.①④
4.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5.生活中,中国人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面对外国人,如果你说“You must be tired,have a good rest”(您应该很累吧,好好休息一下)可能会让人误解为你对他的身体状况表示担忧。他们很喜欢别人夸他们年轻、强壮,如果你质疑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们甚至会发怒。这说明( )
A.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B.不同文化背景必然造成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
D.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都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念
6.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一成功的经验表明( )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②④
7.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起来,文化与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也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之中,孕育出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