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1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br>
<br>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br>
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br>
A、安谧(mì) 稽首 (qǐ) 慰藉(jí) 伫立(zhù)<br>
B、咋舌(zé) 龟(juī)裂 省(xǐng)亲 宝藏(zàng) <br>
C、饿殍(fú ) 熨(yù)帖 奢靡(mǐ ) 押解(jiè )<br>
D、口讷(nè) 怃(wǔ)然 炮(páo)制 负荷(hé)<br>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br>
A、陷阱 佝偻 喝彩 山青水秀<br>
B、盅惑 羁旅 羞赧 激浊扬清<br>
C、沧桑 暮蔼 追溯 金壁辉煌<br>
D、彪柄 寂漠 累赘 连篇累椟<br>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br>
A 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 蹉跎(光阴白白地流去) <br>
穿凿(牵强附会) 口碑(比喻众人口头上的称颂)<br>
B 谲诈(奸诈) 狙击(暗中埋伏,乘机袭击)<br>
遽然(突然) 矍铄(形容人身体好,精神旺盛的样子)<br>
C 鸿儒(渊博的学者) 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狭窄和浅薄)<br>
罄竹难书(比喻事情很多,难以写完)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改悔)<br>
D)福祉(幸福) 染指(比喻获取应得的利益)<br>
溘然(突然)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互相救助)<br>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br>
A、南京大屠杀是有口皆碑的历史事实,我们决不允许日本篡改历史。 <br>
B、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br>
C、这部语言学著作是老教授一生心血的结晶,是他处心积虑写出来的。<br>
D、国外曾经流行一个测验:你最愿意做的人是谁?各种答案五花八门,从基督、孔子到梦露、杨贵妃,千人千愿,莫衷一是。<br>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r>
(1)对用不正当手段 暴利的行为,我们不但坚决反对,而且要绳之以法。<br>
(2)请允许我大胆地 一下鲁迅先生知名的短联:横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br>
(3)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习是没有止境的。<br>
(4)经济体制的改革的趋势如滚滚洪流,不可 。<br>
A、谋取 篡改 终止 遏制 B、牟取 篡改 中止 遏制<br>
C、牟取 窜改 终止 遏止 D、谋取 窜改 中止 遏止 <br>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r>
A. 我国将于十月五日到二十五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七度零分,东经一百七十一度三十三分为中心,半径七十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br>
B.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市各部门都应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br>
C.选择最恰当,最可靠的材料,对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br>
D.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