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题型特点与命题规律讲练
- 资源简介:
约7520字。
小说阅读题型特点与命题规律
三年高考题型分布表
2016年高考全国卷 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2014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甲卷 乙卷 丙卷 卷Ⅰ 卷Ⅱ 卷Ⅰ 卷Ⅱ
战争 锄 玻璃 马兰花 塾师老汪 古渡头 鞋
结构主题 √ √ √ √ √ √ √
表现手法 √ √ √ √ √ √
鉴赏语言 √ √ √ √
赏析形象 √ √ √ √ √ √ √
审美评价 √ √ √
探究解读 √ √ √ √ √ √ √
纵观三年来的高考,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被小说阅读囊括,在地方卷中小说的比重也比较大。另外高考侧重于现代小说的考查,基本不涉及古代小说,比如考《西游记》的选段或者《红楼梦》的选段,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表现形式不一样。
小说阅读往往强调三要素,如果只是关注小说三要素这是不可能得满分的,还要看第四要点,即除了人物、情节、环境之外的第四点,就是小说的主题,把真实人物写到作品中一定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 注意小说有四个要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2017年的高考题,很可能从原来的四道题减少到三道题,这样考查的范围相对来说会小,但是综合性很可能会增大。
题型特点
作为高考常考的小说,它的命题题型都有哪些特点呢?
小说情节能够展示曲折生动的故事,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必要手段。准确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基础,分析情节更是检验考生文学修养的有效方法。课标卷非常注重对情节作用的考查,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从整体角度考查情节构思的特色和效果,二是从局部考查情节安排及其作用。
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必考内容,命题的热点首先是人物形象或性格的分析概括,其次是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探究。
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考查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重。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手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命题规律
故事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1.把握故事情节最可能考到的是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二)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三)环境
常见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高考必考题型展示
典例1
(2016全国卷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25分)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