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写作素材集锦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做你想的,教你可学的,告诉你必须知道 的<br>
————————写在前面的话<br>
作文无疑是高考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这一重量级考点备受考生关注。<br>
同学们写作最大的难处,不是结构技巧,而是无米下锅,即对话题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审美内涵不能准确的理解阐释。本书正是为给同学们提供写作的“内存”,提高思维品位而编写的。<br>
打开此书,你能阅读有趣的寓言故事,揣摩深刻的哲理小品;聆听先哲的谆谆教诲,欣赏名家的独特风采。走进此书,你就走近历史,走近名人。<br>
可以预知:在广阔的阅读空间中,你们一定会化蛹成蝶;笔下的文章一定会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厚重而又灵动。<br>
<br>
<br>
写作素材<br>
<br>
1、徐九经的为官打油诗<br>
明朝有人县令叫徐九经,他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有如回家卖红薯。”足以表达了他愿意为民效力的态度。那么,如何为民效力呢?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头戴纱帽儿,当官不省劲儿,平事儿我不管,专管不平事儿。”这就是说,他专门过问损害百姓利益的不公平的事,以使人民安居乐业。徐九经的打油诗微言大义,不啻是他为官清廉的政治宣言。<br>
2、从设定目标开始<br>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br>
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间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br>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荣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br>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荣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br>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国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br>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br>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能给人带来什么。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br>
<br>
3、恩重如山<br>
凝神迎风摇曳的细竹,心底总莫名地濡湿:是谁砍它成笛;是谁钻它出孔;又是谁在月圆的窗下,凉凉地吹?<br>
竹管原本不会发声,是多情的少年赋予它歌喉;就像月亮,天上的一堆乱石,从来就没有光,没有亮,是慷慨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