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5级2016-2017学年下期第3周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26小题,约5030字。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5级2016-2017学年下期第3周 
 历史试题
 命题人: 陈 红 审核人:唐仕益
 一、选择题(3*24=72分)
 ( )1.在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统治者恰当地处理了民族关系 B.拓跋部拥有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
 C.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族政治文明 D.北魏统治者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
 ( )2.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 )3.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在统一之初,北魏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这些矛盾的产生大多是由于
 ①鲜卑族贵族对统治区域内的各民族推行歧视政策 ②鲜卑族贵族采取各种手段对百姓巧取豪夺
 ③北魏藩镇割据不断发展,黄河流域战火连绵④南方政权不断北伐,威胁着北魏的统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4.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⑤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5.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
 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 )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整顿吏治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推行均田制
 ( )7.下面是北魏时期实行的一种制度,对此评述正确的是,该制度
 A.是中央官制,加强了集权 B.意在减轻农民的负担
 C.健全了基层行政体制 D.使政府对人民的统治松弛
 ( )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9.时人描述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步伐
 ( )11.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 )12.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