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ppt(学案+课件,9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2.4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3/5 3:43: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 学案+课件 (9份打包
4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病句 成分残缺或多余.ppt
4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ppt
4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不合逻辑.ppt
4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搭配不当.ppt
4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结构混乱.ppt
4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病句 语序不当.ppt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文言文翻译.doc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名句默写导学案.doc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诗歌鉴赏.doc

  高一期末复习文言文翻译(注意句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劝学》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
  1.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庚。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名句默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流利背诵以下名篇及其中的片段。
  2.能准确默写以下名篇及其片段中的所有名句,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学习过程】
  1.青,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4.人非生而知之者,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清风徐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6.少焉,          ,徘徊于斗年之间。           ,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
  7.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出。          ,隔离天日。
  8.        ,直走咸阳。           ,流入宫墙。
  9.大江东去,        ,        。故垒西边,人道是,         。
  10.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人道寄奴曾住。
  11.《沁园春•长沙》中,上阕直抒胸臆的句子:                            ;下阕中体现了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的子:                                。
  12.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         。
  14.吾师道也,                  ,是故         ,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
  1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是故      ,       。
  16.五步一楼,        ;        ,檐牙高啄;各抱地步,       。
  1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
  18.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19.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                。
  20.       ,        ,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21.想当年,          ,            。
  2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3.君子生非异也,           。
  24.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
  25.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
  ……
  期末复习专项——诗歌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相关练习:
  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
  苏轼由游览赤壁,观赏江景,从江水和故垒生发开去,联想到当年决定历史走向的赤壁之战,想象到吴军主帅周瑜的风姿功业,再与自己相比,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又从江水长流中得到自我解脱,抚平心灵伤痕。
  2. .词人是如何写赤壁之景的?使用了什么手法?这些景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词的一开篇,先写宏观之景:大江东去,淘空一切,江山、历史、人物一奔入眼底,引出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乱石穿空“三句是正面、具体写赤壁之景:山峰高峻,浪涛汹涌澎湃,晶莹的浪花上下翻滚,一浪盖过一浪。“乱”突出山势险怪,参差不齐;“穿”形容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惊”突出了浪涛汹涌,来势之猛;“卷”写出了波涛翻滚,浪花四溅的情状。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词人在词中采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赤壁之景是为写英雄人物造势,也表明了词人此时心境的波澜起伏。
  3.苏轼在词中刻画周瑜什么样的形象?有何目的?
  苏轼在词中刻画了周瑜这个年轻有为、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目的是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想到作者的遭遇,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4.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全词最后五句是写词人的人生感慨。“故国神游”,道出了对英雄时代及英雄人物的仰慕和向往;“多情应笑我”,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最终发出了“人间如梦”的感慨,以呼应前三句,人生如梦的感慨表现了词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表达出词人仕途坎坷,渴望建功立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