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字。
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乌鲁木齐市外国语学校 薛苗
摘要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是阅读教学所应追求的新目标。培养自读能力由“预习——研习——复习——练习”四个环扣组成,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引路子、给样子、搀膀子”。
关键字 阅读教学 目标 学生 自读能力
About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self-read capability in reading education
Summary : Reading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middle-school Chinese teaching for the sake of that the capability of the students’ reading is formed by it . As for the Chinese reading educatio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self-capability in reading is the new purpose for pursuit. It is composed of 4 reciprocal and necessary steps “Preview—Research—Review—Practice” Teachers play a prime role in reading education for students’ self-reading capability, such as 3 main aspects “Guiding, Selfing example, Helping”.
Key words : Reading-Education Purpose Students Self-reading capability
阅读教学,也称讲读教学,他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而逐渐形成的。而阅读能力又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事关语文教学及各科教学,乃至整个中学阶段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⑴语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与落脚点皆应在于此。所谓“自读”,主要是由学生自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应积极思维、主动揣摩,多读、多练,力求透彻理解,领会精神,掌握规律。培养自读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他是由四个环扣组成的一条完整的锁链。这四个环扣是:“预习——研习——复习——练习”,他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四个环扣经过循环往复的不断熔炼 、锤打,整条锁链的纯度、精度将越来越高,自读能力则将与日俱增,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一)预习。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其理亦然。预习,是跨进知识宝库大门的阶梯,舍弃了这一阶梯,只能是望门兴叹。预习阶段,主要是给学生指出教学目的,提出自学要求,强调学生要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粗读浏览,初步感知内容。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研习阶段,就会全身心的投入,一方面,可以从容地、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略有领悟的急需得到印证和深化,不得要领的急需理清头绪,困惑不解的急需弄个明白,自然就格外注意,毫不懈怠,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培养自读能力而言,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⑵
预习本身就是一个自求自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课本上的“预习提示”可资借鉴。新编中学语文课本新增设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的内容,这较旧编课本大有好处。它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弄懂课文,把握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一遍课文,然后再看“提示”部分,并须明确领会提示的内容,罗列成条,根据提示的内容再看课文,一边看,一边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消化。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提示”,就等于掌握了解决课文问题的钥匙,从而为完成自读任务开了个好头。随着“预习——研习——复习——练习”这一过程得到不断的历练,待到预习的效果接近研习之后的正确结论,才能达到蔚为可观的自读能力。到那时,不待老师教,学生便能自己阅读了——这就是教学成功的标志。
遗憾的是,现在学生真正在课前预习的并不多。从主观上讲,可能师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老师习惯于包打天下,学生习惯于坐听其成,预习与否自是无关紧要;从客观上讲,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偏重,完成各种作业已是穷于应付,很难抽出时间预习。要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可以将预习安排在上新课那天早读课进行。早读课,本来就是让学生自读课文的,用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