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课时,约11000字。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教学目标
1、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定景换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尽可能背诵一些比喻句或对称、排比句。
2、比较欣赏法。如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阅读。
3、讨论法。如对文章托物言志中“志”的含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解读这篇课文之前,我想起了张晓凤的一段文字——《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我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合,某本书里有一句话,等我去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山风与发,冷泉与舌,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管是怎样的情节,我一直在等待着种种发生。
与“诗意”遇合当然是美丽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合的往往不是诗意,而是“一地鸡毛”。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庸俗不堪的现实生活,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细节。我们是否能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获得“诗意地生活”的境界?我们是否还能够在繁忙而琐碎的生活里保持一种生活的激情?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字时,必须向自己的心灵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让自己的静下心来,领悟这样的逼问。
一般说来,我们必须遭遇两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