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教师下水文及学生作文
- 资源简介:
约3130字。
2017年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教师下水文及学生作文
Llt32100
2017年3月初,唐山市第一次摸底考试。其作文试题如下:
某高中隆重举办高三“十八岁成人礼”。在成人礼上,同学们依次踏上红毯,由家长给他们带上成人帽,同学们向父母行拜谢礼,然后,父母和孩子携手步入成人门,踏上成才路。面对一只巨型蜡烛,许下心愿,并在《感恩的心》的旋律中家长和学生互换书信。身穿汉服的学生上台诵读诗歌《青春的十八岁》。最后全体学生起立,庄严宣誓。
对于诸如此类的仪式有人大加赞赏,有人不以为然。你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仪式?怎样看待?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独创作文。
教师作文
让仪式点亮灵魂
某学校的成人礼,让年满十八岁的学生走红毯,戴成人帽,行感恩礼,过成人门,并且庄严宣誓。此举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增强责任,学会感恩。值得我们点赞。
为什么我坚决支持这种行为呢?因为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你长大了,你要为自己负责了;你要奋斗了,你要学会感恩了。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你十八岁,该思考今后的方向了。战鼓已经敲响,人生没有退路。奔跑吧,青年!如此的“神圣的”仪式,一定会让孩子深深的思考。
这绝对是好事。
让仪式点亮灵魂,不仅可以让孩子懂得奋斗,学会感恩,还可以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清明祭祖,或者纪念先烈,毕恭毕敬,仪式庄严,深深追忆,方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此仪式,是继承一种民族精神,是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这种“繁琐”的仪式,会牵引出千年不断的情意与悠悠中华文化,令人心静心安。
而且,仪式并非都是沉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三十,各家各户总要点上红火的灯笼,点燃噼噼啪啪的爆竹,这种活泼的仪式流传千年,也让我们的心温暖了千年。在广东婚礼的仪式中有一个环节是新娘梳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母亲在待嫁女儿身旁一下下梳着,这古朴的仪式中,蕴含了多少美好祝愿与不舍。
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仪式的存在仿佛是现代化的阻碍,逐渐被人们舍弃。但我始终认为,有些仪式能表达我们的敬意,寄托我们的某种情怀。面对如今的浮躁社会,我想,重拾一些仪式会是治疗心灵的良方吧。
点亮灵魂,温暖人生,这正是仪式的意义所在。无论是清明祭祖还是春节仪式,还是今天的成人礼,都源于人与人之间温热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愿你我在仪式之中,收获幸福与温情,感恩与责任。
所以,我要为成人礼点赞。因为生命有你,便开始了新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