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味》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4720字。
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说味》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圈养/终成眷属 堤坝/提心吊胆 作祟/崇山峻岭
B.鸟瞰/不堪一击 玷污/拈轻怕重 模仿/装模作样
C.禅让/潺潺流水 评估/怙恶不悛 搪塞/敷衍塞责
D.媲美/鞭辟入里 龃龉/咀嚼品味 看守/看家本领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juàn,dī/tí,suì/chóng;B项,kàn/kān,diàn/niān,mó/mú;C项,shàn/chán,gū/hù,sè;D项,pì,jǔ,kā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 B.扑朔迷离 C.莫衷一是 D.呼之欲出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B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C项,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D项,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此处属望文生义,可改为“水落石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在讲评试卷时告诉我们,出现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运用得不熟悉所造成的。
B.这部电视动画片以其活泼可爱的形象、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C.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
D.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国家相关部门下发文件,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出现……的主要原因”与“是……造成的”句式杂糅。B项,“激发”与“共鸣”搭配不当。D项,“针对”缺少宾语,可在“偏高”后加“的现状”。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 。花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