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90字)
中学生自主作文、互动评改”研究课题
方 案
綦江县永新中学“自主作文互动评改”课题组
主笔:陈 平 执笔:唐远田
一:研究背景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已经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主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因此,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更应摆脱“工具性”对学生的影响,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就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的根本职能。而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让我们看到一个畸形的现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孩子“做文章”,但却做出了一大批“假话”、“空话”、“套话”,文章没有写好,文风却搞坏了,这样的教学就会把学生往极其危险的方向引导。于是,时代呼唤主体的回归,呼唤作文教学尽快摆脱“工具性”的影响,把“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作为终极目标,成为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尽管各因作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不同,但是,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理念出发,各国作文教学在许多方面又都体现出了共同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在:生活化、实用化、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积极性。
生活化倾向:日本、前苏联、美国等国的作文教学都强调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提倡个性自由,注重实用。主张让学生多写观察笔记、日记、工作报告、书信、书评、影视评论等这些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和关心他人,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的文章。
实用化倾向:国外作文教学注重社会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强调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感受力。
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作文训练强调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是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国语文教育改革运动中所取得的重要实绩之一。各国都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