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复习提纲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约6820字。 - 一、少年皇帝 
 1.幼年继位
 1661年,清朝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继位,年号康熙。
 2.面临形势
 (1)郑成功收复①后,坚持抗清。
 (2)②入侵黑龙江流域。
 (3)游牧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4)满洲贵族圈占土地、剃发易服造成满汉矛盾尖锐。
 (5)③专权乱政。
 3.总揽大权
 (1)康熙帝14岁亲政。
 (2)智擒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总揽朝政。
 二、巩固统一国家
 1.平定三藩之乱
 (1)平西王④、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拥兵自重,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与国家的统一,后“⑤”起兵反清。
 (2)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
 2.统一台湾
 (1)1681年,任用⑥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
 (2)设置⑦,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3.平定西北叛乱
 (1)漠西蒙古准噶尔部⑧妄图分裂。
 (2)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叛取得胜利。
 4.加强民族团结
 (1)崇尚⑨文化,恢复开科取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
 三、维护国家主权
 1.背景
 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
 2.过程
 (1)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
 (2)两次组织收复⑩之战。
 (3)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⑪,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⑫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意义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4.评价
 (1)自评:自己身为皇帝,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总评: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他的子孙共同创造了⑬的局面。
 康熙帝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但也进一步延长了业已没落的封建制度,使中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K知识参考答案
 ①台湾②沙俄③鳌拜④吴三桂
 ⑤三藩⑥施琅⑦台湾府⑧葛尔丹
 ⑨儒家⑩雅克萨⑪《尼布楚条约》
 ⑫库页岛⑬“康乾盛世”
 
 
 
 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其作用
 措施 作用
 巩固国家统一 平定三藩叛乱 使国家避免了一次大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统一台湾 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平叛噶尔丹 使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
 巩固
 国家
 统一 加强与蒙、藏民
 族的团结 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巩固统治,并
 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