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4单元检测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约31380字。 -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
 发展的贡献。
 1.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
 展的贡献。
 3.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古
 代人民的科学创造精神的价值。
 1.下图生动反映了我国古代一项技术发明的工艺流程。该技术发明
 A.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
 B.为远洋航行提供技术支持
 C.最终成熟归功于北宋毕升
 D.曾促进西欧文化事业发展
 2.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术的革新 B.造纸术的改进
 C.装订技术的提高 D.科举制的盛行
 3.数学史专家钱宝琮(1892—1974)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
 4.下面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出仕(做官)情况统计表,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学科 总体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农学 技术 地理学 炼丹术
 总人数 235 56 36 62 15 45 33 3
 出仕人数 114 49 19 15 9 24 21 2
 所占比例 48.5% 87.5% 53% 24.2% 60% 53.3% 63.6% 66.7%
 A.天文学出仕比例最高源于“重农抑商”
 B.科学家做官得益于科举制的创立
 C.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素来重理轻文
 D.官僚政治对古代科学家研究有影响
 5.下面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故事》。
 1266年 郭守敬被张文谦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受命编订新历法
 1277年 郭守敬向政府建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
 1279年 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今天中国的黄岩岛
 1281年 新历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为《授时历》
 1582年 意大利天文学家格里高利提出现行公历,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基本相同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结论,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A.重视实践和实用 B.成就领先于西方
 C.具有近代科技特征 D.成果得到有效推广
 6.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调查,乃至亲自实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
 A.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B.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
 C.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D.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
 7.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救治病人时要心境平和,对病人要心怀慈悲,无论病人贫穷贵贱,都要一视同仁。这一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