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17题,约12660字。 - 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阿权贵,却可以“为知己者死”。但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渐失,他们依傍古人,拘泥经典,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儒家思想正统化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专制制度的加强
 D、科举制度的僵化
 2、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 )
 A、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
 C、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
 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者这种侧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强调( )
 A、格物致知
 B、内心反省
 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
 4、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 )
 A、利于政治风淸气正
 B、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C、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D、推动人才选拔公正
 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 )
 A、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