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90个字。
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
东洲中学 严静华
内容摘要:在应试教育下,不作考试要求的朗读已悄然淡出了语文课堂。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为实现“三维”的教学目标,我以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首先,朗读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其次,朗读有助于增强语感。再次,朗读可以陶冶情操。为了实现“三维”的语文教学目标,我要大声疾呼: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
关键词:
朗读 回归 语文课堂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学习的至妙之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但不知何时起,朗读已悄然淡出了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的朗朗书声已逐渐稀落,甚至销声匿迹。究其原因,还是中考指挥棒在作怪。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考什么就教什么,于是,不作考试要求的朗读就被教师们忽略了。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基础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的教学目标已深入人心。如何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教育界人士在不断探索。我以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
首先,朗读可以增强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目标就无从谈起,而朗读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没有朗读的课堂,经常是“满堂灌”、“满堂问”,课堂气氛的沉闷可想而知。朗读有如一味兴奋剂,撞击着学生的耳膜,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朗读的抑扬顿挫,有如旋律和谐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试想一下,曲高和寡的音乐尚且被众人所喜爱,雅俗共赏的朗读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