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集(教师版+学生版,29份打包)
-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必修四学案集
10苏轼词两首习题学生版.doc
10苏轼词两首习题教师版.doc
11辛弃疾词两首学案教师版.doc
11辛弃疾词两首学案学生版.doc
12辛弃疾词两首习题教师版.doc
12辛弃疾词两首习题学生版.doc
13《李清照词两首》学案教师版.doc
13《李清照词两首》学案学生版.doc
14《李清照词两首》习题教师版.doc
14《李清照词两首》习题学生版.doc
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教师版.doc
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学生版.doc
2廉颇蔺相如列传习题教师版.doc
3苏武传学案教师版.doc
3苏武传学案学生版.doc
4苏武传习题教师版.doc
4苏武传习题学生版.doc
5张衡传学案教师版.doc
5张衡传学案学生版.doc
6张衡传习题教师版doc.doc
6张衡传习题学生版.doc
7《柳永词两首》学案教师版.doc
7《柳永词两首》学案学生版.doc
8《柳永词》习题教师版.doc
8《柳永词》习题学生版.doc
9苏轼词两首学案教师版.doc
9苏轼词两首学案学生版.doc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教师版修改稿.doc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学生版修改稿.doc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案教师版
使用说明
1、借助导学案充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大意,将重点字词音义在书上标注。
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实虚词及句式;牢记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
2、(能力目标)把握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预习引路
关于司马迁和《史记》
1.列传,是《史记》的一种文体《史记》按其体例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此传为四人合传,除廉颇、蔺相如,还写了赵奢、李牧,提到了赵括
2.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学习过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避匿( ni ) 汤镬(huo ) 肉袒(tan ) 盆缶( fou ) 案图 (an ) 可予不(fou) 渑池(mian) 诈 佯(yan) 列观(guan) 皆靡(mi )
传舍 (she) 甚倨(ju) 不怿(yi) 衣褐(yi)(he) 睨柱(ni )
2.熟读课文,给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准确复述。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
3.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并翻译这些句子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句式特点:判断句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句式特点:判断句
译文: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地宝玉
③我为赵将 句式特点:判断句
译文:我身为赵国大将
④而君幸于赵王 句式特点:被动句
译文: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
⑤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句式特点:被动句
译文: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
……
苏武传 学案教师版
一.【知识链接】
1.时代背景:
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2.作者介绍: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3.苏武归国后情况简介
(1)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一起宫廷政变被杀,苏武受牵连,被免官。
(2)汉昭帝去世后,苏武因参与立宣帝的谋划而复官,被封为关内侯。
(3)汉宣帝怜苏武年老无子,同意将苏武与匈奴女子生的儿子(名“通国”)赎回。
(4)苏武八十多岁时去世,他的画像被列入表彰霍光等功臣的麒麟阁。
二.落实有关文言知识
A.给加点的字注音。
栘中厩监 单于 阏氏 熅火 马畜
天雨雪 啮雪 羝羊 廪食 弋射
纺缴 檠弓弩 扶辇 弹劾 斧钺
B.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少以(因为)父任,兄弟并为郎; 2.因(顺便)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3.乃(于是)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4.恐前语发,以(把)状语武; 5.即(假如)谋单于,何以复加?
6.屈节辱命,虽(即使)生,何面目以归汉?7.会论虞常,欲因(趁)此时降武;
8.君因(通过)我降,与(和)君为兄弟;9.后虽(即使)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
张衡传 学案教师版
【相关介绍】
1、作者与作品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2、关于人物传记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另外,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3、张衡简介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4、张衡生活背景介绍
西汉末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政府、官吏与豪强巨富几方面的残酷剥削,加上无法克服的水旱灾害,人民走投无路,纷纷起来反抗,出现绿林、赤眉、铜马、大彤、尤来等几十支起义队伍,人数不下百万,形成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刘秀利用农民起义的成果,爬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东汉王朝,豪强地主的势力迅速膨胀,限制了
……
李清照词两首 习题教师版
一、基础巩固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校注(xiào) 乍起(zhà) 着凉(zháo) 宫阙(què)
B.薄暮(bó) 寰宇(huán) 蕴含(yùn) 债券(juàn)
C.枕着(zhèn) 憔悴(qiáo) 逮捕(dài) 诠释(quán)
D.亲戚(qi) 摘要(zhāi) 反诘(jié) 折服(zhé)
【答案】 D(A项校:jiào;B项券:quàn;C项枕:zhě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销魂 暗香盈袖 凄凄惨惨 山清水秀
B.憔悴 泾渭分明 以逸待劳 呕心沥
C.脉搏 贻笑大方 旁证博引 关怀备至
D.坐落 时过境迁 老态龙钟 精简机构
【答案】 C(C项证一征。)
3.有关李清照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②是以反映妓女生活为主的词作家 ③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④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了婉约派词家的创作道路 ⑤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了豪放派词家的创作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C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B.有暗香盈袖(充满)
瑞脑销金兽(熔化) 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C.有暗香盈袖(清淡的样子) D.憔悴损(相当于“煞”)
乍暖还寒时候(忽然)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答案】 A(A项销:焚烧。)
5.对下列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长昼难挨,于环境和气氛的描写中,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B.“佳节又重阳”,点明节令。重阳节是团聚之节,团聚之节偏不团聚,于是孤单寂寞之感油然而生。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句,诗人对丈夫的脉脉相思,全从此一句暗示出来。
C.“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两句从夜间情景落笔,写因天气寒冷诗人夜半被冻醒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接抒写了诗人的凄苦心情,集中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不要说此情此景不伤人啊!当西风把帘子吹起的时候,你看,篱畔的菊花正茂,而我自己却(因思念丈夫)而憔悴多了。
【答案】 C(写诗人孤眠独寝的凄苦之感,不只是自然天气的凉)
6.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的思乡的惆怅,最后“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