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17小题,约15220字。 - 2017年广东省揭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这反映了( )
 A.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 B.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
 C.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 D.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
 2.西汉初年,对于汉朝的建立,社会普遍接受群雄“逐鹿”,刘邦捷足先登的解释,强调“人力”竞逐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东汉初年,“天命兴汉”说完全取代“逐鹿”说成了社会主流观点。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天命”说源于董仲舒儒学
 B.官方意识形态由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
 C.是论证汉朝统治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需要
 D.反映西汉政权由盛转衰
 3.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对此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西汉货币经济发达
 B.重农抑商政策没有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C.西汉政府没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西汉统一为商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宋代苏轼在《唐论》中称:唐太宗将天下之兵,分布在八百多个兵府内,在关中设置五百个兵府,在地方和边疆则设置了节度使,让其手握重兵,这一制度使到朝内大臣不敢政变,地方将帅不敢叛乱,四境夷狄不敢犯边,是最好的制度。苏辙文章实质上是对北宋出现的哪一政治现象的评论( )
 A.重文轻武 B.守内虚外 C.重本抑末 D.兵将分离
 5.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
 A.“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
 B.“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
 D.“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
 6.“信”“达”“雅”是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和随意增减原文。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却将达尔文主义者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这部批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品翻译成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严复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
 B.严复误解了赫胥黎的观点
 C.严复翻译水平达不到他的翻译标准
 D.严复这样的翻译别有深意
 7.“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军队!”“红军是抗日的武装!”“蒋介石是卖国贼!”“打倒国民党政府!”“工人组织起来,改良待遇!工人农民加入红军实行土地革命!”某一历史时期这些宣传标语口号( )
 A.服务于红军战略转移的需要
 B.已摆脱“左倾“路线的束缚
 C.突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8.如表为全国1977年﹣﹣1982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
 时间(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1977 570 27 5%
 1978 610 40.2 7%
 1979 468 28 6%
 1980 333 28 8%
 1981 259 28 11%
 1982 187 32 17%
 对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
 A.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恢复高考制度 D.改革开放
 9.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此项规定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旨在( )
 A.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B.强调天赋人权
 C.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促进社会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