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17道小题,约15330字。 -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林散之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
 A.
 女史箴图 B.
 清明上河图 C.
 竹石图 D.
 仕女图
 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材料表明( )
 A.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B.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C.儒学思想具有保守性和局限性
 D.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4.如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5.研究表明,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政府常常要“优商”“恤商”.但历代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反映了( )
 A.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B.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了农民地位
 6.《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
 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7.苑书义在《中国近代史新编》中记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的这种选择说明( )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B.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8.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陈云的这一认识( )
 A.突了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肯定了过渡时期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促进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D.彻底打破了苏联经济模式对我国束缚
 9.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
 A.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的特点
 B.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C.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D.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10.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当地时/2017年2月9日,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该事例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