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27道小题,约18580字。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克盉和克罍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两件青铜器。据《史记》记载,最初周王是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的,但召公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镐京辅佐王室。于是,太保的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两件青铜器的铭文中记载了这件事,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对克盉、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准确的是( )
 ①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充分佐证 ②说明受封贵族须在都城辅助天子
 ③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 ④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战国时期韩宣王置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丞相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弗能下。当时的李由( )
 A.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B.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C.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封地
 D.享有世袭的职权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3.《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4.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5.《后汉书•任延》记载,南阳宛人任延任九真(郡治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太守,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这表明( )
 A.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B.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C.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
 D.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
 6.“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
 C.强调精耕细作 D.注重自给自足
 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8.据《旧唐书》载,唐元和年问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给事中的意见被皇帝采纳。这表明( )
 A.给事中为中书省属官 B.给事中为尚书省属官
 C.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 D.给事中为吏部属官
 9.某校高三文科班同学为了加强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单元的理解和记忆,直观地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