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43道小题,约20500字。 -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这样评价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梭伦改革时,“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主要得益于( )
 A、实行财产等级制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四百人会议
 2、“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律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
 ①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②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③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④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
 3、“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 )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4、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阿吉纽塞群岛打败了斯巴达海军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的尸体而遭受陪审法庭严历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色诺芬认为: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
 A、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
 B、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
 C、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5、“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处其死刑。”该材料说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 )
 A、司法审判程序存在问题
 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C、多数票原则保证了司法公正
 D、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6、《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与挖掘的深度同。该规定( )
 A、旨在维护平民利益
 B、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C、利于调节社会矛盾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7、罗马共和国时期,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
 A、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
 B、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
 D、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
 8、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
 A、习惯法的推行
 B、公民法的推行
 C、万民法的推行
 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9、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
 A、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十二铜表法》成文化
 10、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论述罗马法的起源:“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蒙森的论断说明了罗马法蕴藏( )
 A、君权至上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