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15题,约7040字,有答案解析。 - 16—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1.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唐朝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封驳审议职能 B. 三省宰相拥有最终决定权
 C.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D. 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的确分工明确,也提高了办事效率,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门下负责封驳审议职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三省宰相不拥有最终决定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 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明朝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 工部 B. 礼部 C. 户部 D. 兵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唐代实行的三省六部体制中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职能各不相同,“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科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由六部的职责可知中国古代有浓重的官本位的观念,吏部负责官员的选拔与考核,地位最高,所以答案D项符合史实,A B C三项不符合这一特征。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君权与相权
 3.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中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事实的有
 ①《宰相刘罗锅》中乾隆帝与宰相刘罗锅在讨论大事
 ②《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③《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总理衙门已经改成了外务部”
 ④《赤壁大战》中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A. 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4. 封建小农经济困顿却又高效,《管子•乘马》中说:“是固夜寝起早,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尔不倦,民不惮劳苦”,西方有学者甚至指出:“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封建小农经营效率高,可与资本主义农业比肩
 B. 小农经济的困顿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