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一周回顾及检测(9月1-9日)
- 资源简介:
约5460字。
一周回顾及检测(9月1—9日)
一、本周内容回顾
本周讲了文言文阅读的整体阅读和考点一。
文言文阅读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辨析文句意义
(2)归纳内容要点
纵观近几年江苏卷文言文命题,它的特点和变化是:
总体特点:稳中有变,变中趋稳。具体表现在:
①选文:以人物传记类文章(传记、墓志铭)为主,兼及议论性散文(书序)。
②题型与分值:两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分值在18~19之间。
③考点:不变的是实词解释题、翻译题、主观概括题;变、轮考的是虚词题、信息筛选题。
④注重与教材的联系:虽说文本、题目出自课外,但答案在课内。
各小题考查特点:〃
①实词解释题
a.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如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考试说明》所举的120个实词。偶尔涉及次常用词,多可结合语境推断出来。
b.在实词的知识点中,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c.与苏版教材高度联结。
d.实词词性多是单音节词(偶尔涉及双音节词),多是动词(偶见形容词、名词)。
e.考查形式依然为选择题,且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实词也是翻译考查的重点。
②虚词辨析题
a.重点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在文中的用法”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虚词的词性,二是虚词的语法作用,三是虚词与现代汉语语词的对应关系。
b.题型在变。虽说选择题题型不变,但可能在以下两方面有变化:一是单独考查虚词的四个选项可能全是文本内的,也可能是所给例句为文本内的,四个选项均为课本内的;二是四个虚词组合考,如其他省市那样,一个文本内的,一个课本内的,编组考查。
c.所考虚词均在《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之中。
③文言翻译题
a.知识点全面而突出。全面: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要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均有所涉及。突出:突出对实词,尤其是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的考查。
b.考查重点稳定:重视对考生所学教材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重视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