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50字
由“后进”到“潜能”的蜕变
——与王怀祖老师共同工作的心得体会
十分有幸的,我参加了我校“潜能生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并在会上就我们班一个阶段以来的工作情况和我的工作体会做了汇报。
首先我必须介绍一位老师。他就是徐州一中的特级教师王怀祖老师,他的省级研究课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很多省市学校都受到了一致好评。他带着一个美好的心愿来到五中,他希望五中的学生能够像一中的学生一样,既学会学习,又学会做人!
说实在的,我对于五中普通班学生的信心在王怀祖老师到来之前是十分缺乏的。有时我甚至以为只要班里不出什么岔子,课能规规矩矩的上下去,日常管理到位就可以了。我从不敢也不愿去奢望这些学生可以考上什么大学,因为在我的思维定势中,总以为他们贪玩、厌学、做事敷衍,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很差,不可能与大学结缘,甚至认为个别学生已经无可救药了!尽管在许多次班会、个别谈话中我多次强调了惜时的重要性,但似乎收效甚微。对他们白白逝去的青春,除了惋惜,我挽救的力量是那样的弱小。
我原以为日子就在一天一天无谓的与学生的摩擦中过去,而那些正值青春大好年华的学生们也在无知无觉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虚度青春。直到有一天,王怀祖老师的出现似乎让这一切悄然发生着变化。他的到来改变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的也是我的思想观念。
教书育人,唯有两者兼备才可谓真正的教育。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正能够做得很好的却并不多。尤其在我们五中,情况较为特殊,对于底子差,素质也较低的学生,也许强制性地让他们循规蹈矩地学习并不奏效,天生逆反心理的他们由于学习习惯差,学习意识淡薄,对老师的劝导、家长的叮嘱往往置若罔闻,或敷衍了事。老师的愿望和学生的表现构成了一个矛盾,而由此便提出了一个如何转化后进生,在此我们称之为潜能生的问题。王怀祖老师在我们班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概括起来说,应是:细致、耐心、以人为本。如果套用一个流行的词汇,就是:让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