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全册教案
- 资源简介:
- 约41360字。 -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知识与能力】
 1)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①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②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③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2)工商业的发展:①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②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③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3)首席执政官梭伦:①萨拉米斯岛问题②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重点难点】
 1)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2)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3)特点:小国寡民
 (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
 (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真正改革
 三、“工商业的发展”(改革的经济背景)
 1、前提: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
 2、表现:经济作物发展、手工业和造船业取得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3、影响:
 (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沿海地区的一些经营工商业的平民日益富裕;有些贵族也开始经营工商业,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2)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
 四、首席执政官梭伦(改革的主观条件)
 1、疯诗人事件:
 2、萨拉米斯岛问题
 3、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1)原因:
 ①梭伦指挥收回萨拉米斯岛,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
 ②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2)当选: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3)影响:一场自上而下、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开始了,雅典城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小结】
 本课主要阐述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索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客观条件: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使改革成为唯一的出路。
 主观条件:梭伦丰富的人生阅历、充足的知识储备、高远的理想抱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睿智的斗争策略、善于抓住机遇的敏锐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勇气。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解负令的内容,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方法、标准、权利与义务,以及梭伦改革在发展工商业方面的措施;
 (2)理解梭伦改革应对贵族反对的策略及现实性,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以及公民权利提高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分析解负令颁布对雅典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探究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
 难点:梭伦改革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颁布“解负令”等法令
 1、措施:
 (1)颁布“解负令”:废除所有债务;释放和赎回债务奴隶;废除“六一汉”制度;
 (2)颁布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法:
 目的:防止产生新的债务奴隶;
 内容: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3)制定“遗嘱法”:
 目的: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
 内容: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4)安抚贵族:
 目的:减轻贵族的强烈反抗,稳定社会秩序;
 措施: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贵族得以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特点:调整改革措施,有效地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了改革的策略性和政策的灵活性。
 2结果和意义:
 (1)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