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一中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12 8:57:3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9200字。
安徽省蒙城一中2005-2006高三、复习班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雾霭  题纲   一暴十寒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B.焦燥  涟漪   夙兴夜寐  正其义不谋其利
  C. 卑微  疲惫   直截了当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D. 望瞭  黯淡   宵衣旰食  墙内开花墙外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①当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它眼中   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前趵绿光。
    ②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    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们没用处了。    
    ③“知假买假是否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从199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起   争论至今,消费者的权力在这样的争论中受到极大的漠视。    
    A.闪烁 怜悯  一直    B. 闪耀 怜悯  始终
C. 闪耀 怜惜  始终    D.闪烁 怜惜  一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恰当的—句是
A.法西斯德国在集中营中对活人甚至死人的掠夺到了耸人听闻的程度,所掠来的身重物品,都被运到德国国家银行,存到—个名字叫“马克思·海利格”的帐户上。
B.中学生阅读状况调查统计数字表明, 年轻的一代离我们期待的阅渎正越来越远,卡通、漫画、奇幻代替了传统的经典,如何改变他们的这种阅读状况已经刻不容缓。
C .2005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再创新高,39.2万人的庞大报考队伍令人叹为观止,它从一个方面折射着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D.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南京市区域供水规划呼之欲出,通过合理规划供水,将减少管网重复建设,提高供水能力。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高考在很大程度上仍在继续行使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对个人两言,它仍然是普通中国人实现个人身转换和拥有更多资源分配权的重要途径。
 B.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已经从国家有关部门获得资助,计划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出现一些“亮点”,组织并解决一些国际上没有解决的兴奋剂检测难题。
 C .这次海啸之所以损失那么大,主要还是周边国家没建立起地震海啸预警监测系统,从而利用从地震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到成灾地段需要的时间让人们疏散转移到安全地。
D.由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防伪措施,使新身份证质量、安全防伪性能都得以大大提高。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人文科学对于人生之所以有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不能取代的特殊意义,在于人生约幸福与快乐,从根本上讲,只能来自于人的心灵快乐,来自于心灵的智慧。而文史哲这些人文学科,从总体上都是关乎心灵快乐与人生智慧的。我们说,人文科学存在之合理性与必要性,就来自于人必须始终追寻或守护“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基本的精神理想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布物广的追求、财富的消费,还要有精神的生活、心灵的关怀和意义的追问;既要关切眼下的生存状态,以务实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生存努力去面对眼前自然世界与当下的社会生活,又需要有浪漫的情怀和向往无限的意义追寻去获得心灵的充实与超越。这种心灵的充实与超越,实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大快乐。当然,现代社会繁忙而又紧张,人们终日忙碌,生存的压力使得人们常常似乎已无暇去顾及自已的精神与心灵,已不再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思生命的终极性意义,更不会都变成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人文科学家。但问题并不在于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在自觉地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问题,而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命世界里,在每一个人的潜在意识中,有着什么样的人生意义与生存理想,他受着什么样的价值信仰体系的影响。事实上,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规范,每个人也都有他的人生价值取向与人生价值认同。生命既是平常的,又可能是超凡的。“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也可以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它并不与人文的神情感与理想发生冲突,但在人文科学看来,“吃穿”固然是人的一种属性,所谓“食色性也”,但若人仅以吃穿为生命的全部内容,则可能沦为“行尸走肉”般的生命状态,它就不是人的一种完整的完美的存在状态。从人文科学追求的理想来看,人之所以为人,却还应有一些更为根本的属性。无论经济怎样地发达,物质财富怎样地丰富,但人在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方面的中一些本质需要,即上述提到的那种形而上的“终极价值关怀”或“生存意义追问”,却是外在的物质财富金钱所不能满足或解答的。惟其如此,人总需要在物质与财富的世界之外,构建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总需要形成某种终极性的价值信仰体系,来使自己的个体有限生命有所安顿,有所托付。    
(节选自刘鸿武《故乡回归之路》)    
5.根据原文,对人必须始终追寻或守护“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基本的精神理想的引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有物质的追求、财富的消费,还要有精神的生活、心灵的关怀和意义的追问。
 B.人必须始终追寻和守护精神理想,完全可以抛弃物质创造和财富消费,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只有始终追寻和守护 “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理想,才能避免堕入“行尸走肉”般的生命状态。
 C.人不仅仅需要物质的生存,还需要以人所独有的大智慧去享受浪漫的情怀和心灵的充实与超越所带来的大快乐。
 D.人只有始终追寻和守护“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理想,才能避免堕入“行尸走肉”的生命状态。
6.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  )
 A.文史哲这些人文科学,从总体上都是关乎心灵快乐与人生智慧的,有自然科学和社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B.关心物质的追求和财富的享受是低层次的人生境界,有浪漫的情怀与心灵的充实和超越才是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C.强调人文科学的重要性,不是说要求所有人都去研究人文科学、都成为人文科学家、而是说人不能不去关注物质以外的情感与精神方面的本质追求,
 D.人仅以吃穿为生命的全部内容,那就是行尸走肉般的生命状态,就不是人的一种完整完美的存在状态。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要享受真正的人生幸福和快乐,就不能不学习或懂得—点人文科学。
 B..我们既要有物质的追求和财富的消费,也要有精神的生活、心灵的关怀和意义的追问;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符合客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