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第二教育署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8道题,约6280个字。
上海浦东新区第二教育署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28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默写(每空3分,共15分)
1.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2. 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3. 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雪尽马蹄轻。(《观猎》)
5. 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天净沙•秋思》表达了,《天净沙•秋》则表达了。(2分)
7. 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B.两首元曲都是同一曲牌,所以韵脚相同。
C.两首元曲中的动物都增添了活力与动感。D.两首元曲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秋意。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8—10题(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的作者是,乙文节选自课文《》(4分)
9.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不以物喜③吾谁与归④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A.①请教②因为③归依④返回B.①探求②因为③归依④返回
C.①请教②认为③一起④归来D.①探求②认为③一起④归来
10.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B.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时所写。
C. 甲文写出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
D. 乙文表达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1分)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选自陈善《扪虱新语》)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惟:(2)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