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学案(18份)
- 资源简介:
-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学案习题)(打包18套)人民版选修2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1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56.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2竞争基础上的政党政治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57.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3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58.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单元测试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65.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单元测验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66.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67.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二竞争基础上的政党政治课后练习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59.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二竞争基础上的政党政治学案1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396.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二竞争基础上的政党政治学案2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397.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二竞争基础上的政党政治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60.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三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课后练习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61.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三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学案1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398.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三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学案2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399.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三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62.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一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课后练习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63.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一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学案1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3100.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一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学案2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3101.doc
 高中历史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一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2017062802164.doc
 高中历史 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1 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2
 一、选择题
 1.19世纪后半期,英美等国民主政治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以资产阶级为首的进步力量的促进和推动
 B.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广大人民的持续斗争
 D.资本主义立法的日益完善
 2.美国历史上要求“社会公正”的“进步运动”( )
 A.以亨利•乔治为先驱
 B.是“黑幕揭发运动”的先声
 C.属于多层次的社会改革运动
 D.有悖于政治民主化的进步潮流
 3.19世纪后期,英美政治民主扩大的主要方式有( )
 ①社会改革 ②民主运动 ③社会立法 ④捣毁机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欧美各国实现普选权的作用是( )
 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②有利于保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英美民主政治日益扩大的根本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 B.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更好地满足无产阶级的要求 D.维护国家统一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城市之羞》是黑幕揭发运动中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作者是被誉为“耙粪”英雄的林肯•斯蒂芬斯,1901年他受邀担任《麦克卢尔》总编辑,在1902~1903年间,实地调查了圣路易、明尼阿波利斯、匹兹堡、费城、芝加哥和纽约等地的政治状况,残酷的现实触痛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他连续在《麦克卢尔》发表六篇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在1904年汇总,以《城市之羞》为名结集出版。《城市之羞》把矛头直接指向政治腐败,对政党党魁和企业主勾结控制政府、行贿受贿、践踏民主甚至有组织犯罪等现象予以曝光。
 文章材料丰富详实,而且“指名道姓、写出具体日期、贿赂的金额、讨价还价和最后分赃的数额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呼唤公民自身,拯救道德沦丧”,“为自治而斗争”。这部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美国城市的政治改革和市政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城市之羞》对哪些政治腐败现象予以曝光。
 (2)《城市之羞》是黑幕揭发运动中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作品,“黑幕揭发运动”有何影响?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完成: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概括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
 高中历史 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2 竞争基础上的政党政治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2
 一、选择题
 1.英国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源头,其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已形成了( )
 ①托利党 ②自由党 ③辉格党 ④保守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英国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对责任内阁制产生的影响是( )
 A.国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任内阁首相
 B.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的权力角逐
 C.执政党与在野党共同掌握政府权力
 D.首相的产生与国王不再有任何瓜葛
 3.美国学者罗伯特•格林说:“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成两党制(即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是投‘民共党’的票。”这段材料说明美国的( )
 A.民主党和共和党已没有区别
 B.两党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4.马克思曾经指出:两党制,无非是资产阶级“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即被另一只手抓住”。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表明( )
 A.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的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B.两党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工具
 C.形式上是两党,实质上是一党
 D.两党制的特点是两党轮流执政
 5.近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建设推动了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积极作用是( )
 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 ②推动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执政党对权力的滥用 ④人民群众的某些要求可以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2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选举年之前的劳动节(9月第一个星期一)一般被看做竞选活动正式开始的标志。从9月初到次年1月初是选举的第一阶段,这是两党各个候选人争取党内支持者的主要时间。2012年总统大选的第一阶段是从2011年的9月3日到2012年的1月2日。
 第二阶段为初选阶段。大体上是从选举年的年初到夏季,各州将陆续举行初选或者党团会议,决定各州支持的候选人。初选的结果将在夏季举行的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得以确认或者最后决定。
 从夏季到11月初是选举的第三阶段。民主、共和两大党推出的两组正副总统候选人将展开正式的总统竞选。
 材料二 在2008年美国大选时,截至2008年10月,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已经赢得党内选举,被共和党正式推举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被民主党推举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与麦凯恩争夺总统“宝座”。
 请回答:
 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美国总统选举的程序,你怎样评价这一政治现象?
 7.识读下列两幅反映美国两党制的漫画,请回答:
 (1)图1、图2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互矛盾?试简要说明其原因。
 高中历史 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3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2
 一、选择题
 1.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使日本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2.日本确立了近代天皇政治体制,但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其实际表现是( )
 A.天皇的权力受议会制约
 B.军部掌握着行政大权
 C.天皇独立专权
 D.藩阀以天皇名义继续行使特权
 3.下列有关日本著名政治家板垣退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曾经参加过明治维新运动
 B.要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权利
 C.自由民权运动的坚定领导者
 D.提出《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
 4.下列属于《大日本帝国宪法》特点的是( )
 ①具有一定的民主性,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以天皇名义颁布,是钦定的方式 ③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④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不属于《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的是(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天皇统而不治
 C.内阁对天皇负责 D.枢密院拥有最高决策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关于日本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其枢轴,凡百权利皆由来于此。”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材料二 “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宪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
 ——以上材料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
 (2)从材料二看,《大日本帝国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
 (3)根据材料一、二,《大日本帝国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约》)为目标,制订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八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得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此项敕令,须于下次会期在帝国议会提出,若议会不承认时,政府须公布将来失其效力……
 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是什么?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表现。
 (2)在任用官员方面,材料二的规定与材料一有什么不同?试分别指出它们依据的原则。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日本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现象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